题目内容

“世界睡眠日”定在每年的3月21日.2009年的世界睡眠日主题是“科学管理睡眠”,以提高公众对健康睡眠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科学认识.为此某网站2009年3月13日到3月20日持续一周的在线调查,共有200人参加调查,现将数据整理分组如题中表格所示.为了对数据进行分析,采用了计算机辅助计算.分析中一部分计算见算法流程图,则输出的S值为    ,S的统计意义是   
序号
(i)
分组
睡眠时间
组中值
(mi
频数
(人数)
频率
(fi
1[4,5)4.580.04
2[5,6)5.5520.26
3[6,7)6.5600.30
4[7,8)7.5560.28
5[8,9)8.5200.10
6[9,10]9.540.02

【答案】分析:首先要理解直到型结构图的含义,输入m1,f1的值后,由赋值语句可以知道流程图进入一个求和状态,即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求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解答:解:首先要理解直到型循环结构图的含义,输入m1,f1的值后,
由赋值语句:S=S+mi•fi可知,流程图进入一个求和状态.
令ai=mi•fi(i=1,2,…,6),数列{ai}的前i项和为Ti
即:T6=4.5×0.04+5.5×0.26+6.5×0.30+7.5×0.28+8.5×0.10+9.5×0.02=6.70,则输出的S为6.70.
S的统计意义即是指参加调查者的平均睡眠时间,从统计量的角度来看,即是睡眠时间的期望值.
故答案为:6,70
点评:本题看出频率分布直方图和程序框图,本题解题的关键是会读程序框图,看出程序框图运行时所表示意义,本题是一个中档题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