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2010•南宁二模)设F1、F2分别为椭圆C:
+
=1(a>b>0)的左、右两个焦点.
(Ⅰ)若椭圆C上的点A(1,
)到F1、F2两点的距离之和等于4,写出椭圆C的方程和焦点坐标;
(Ⅱ)设点P是(Ⅰ)中所得椭圆上的动点,Q(0,
),求|PQ|的最大值;
(Ⅲ)已知椭圆具有性质:若M、N是椭圆C上关于原点对称的两个点,点P在椭圆上任意一点,当直线PM、PN的斜率都存在,并记为KPM、KPN时,那么KPM与KPN之积是与点P位置无关的定值.设对双曲线
-
=1写出具有类似特性的性质(不必给出证明).
x2 |
a2 |
y2 |
b2 |
(Ⅰ)若椭圆C上的点A(1,
3 |
2 |
(Ⅱ)设点P是(Ⅰ)中所得椭圆上的动点,Q(0,
1 |
2 |
(Ⅲ)已知椭圆具有性质:若M、N是椭圆C上关于原点对称的两个点,点P在椭圆上任意一点,当直线PM、PN的斜率都存在,并记为KPM、KPN时,那么KPM与KPN之积是与点P位置无关的定值.设对双曲线
x2 |
a2 |
y2 |
b2 |
分析:(Ⅰ)若椭圆C上的点A(1,
)到F1、F2两点的距离之和等于4,利用椭圆的定义,求出a,b,c 即可得到椭圆C的方程和焦点坐标;
(Ⅱ)设点P的坐标,代入(Ⅰ)中所得椭圆方程,利用Q(0,
),求|PQ|的表达式,结合y的范围即可求出y的最大值;
(Ⅲ)类似椭圆的定义,直接把椭圆换为双曲线即可得到性质.
3 |
2 |
(Ⅱ)设点P的坐标,代入(Ⅰ)中所得椭圆方程,利用Q(0,
1 |
2 |
(Ⅲ)类似椭圆的定义,直接把椭圆换为双曲线即可得到性质.
解答:解:(Ⅰ)椭圆C的焦点坐标在x轴上,由椭圆上的点A到到F1、F2两点的距离之和等于4,
得2a=4,即a=2,
又椭圆C上的点A(1,
),因此
+
=1,解得b=
,所以c=1,
所以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
=1,F1、F2两焦点坐标为(-1,0),(1,0).
(Ⅱ)设点P是(Ⅰ)中所得椭圆上的动点设(x,y),
则
+
=1,∴x2=4-
y2,Q(0,
),
|PQ|2=x2+(y-
)2=-
y2-y+
=-
(y+
)2+5,
因为-
≤y≤
,
∴当y=-
时,|PQ|的最大值=
;
(Ⅲ)类似性质,若M、N是双曲线双曲线
-
=1上关于原点对称的两个点,点P在双曲线上任意一点,当直线PM、PN的斜率都存在,并记为KPM、KPN时,那么KPM与KPN之积是与点P位置无关的定值.
得2a=4,即a=2,
又椭圆C上的点A(1,
3 |
2 |
1 |
22 |
(
| ||
b2 |
3 |
所以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x2 |
4 |
y2 |
3 |
(Ⅱ)设点P是(Ⅰ)中所得椭圆上的动点设(x,y),
则
x2 |
4 |
y2 |
3 |
4 |
3 |
1 |
2 |
|PQ|2=x2+(y-
1 |
2 |
1 |
3 |
17 |
4 |
1 |
3 |
3 |
2 |
因为-
3 |
3 |
∴当y=-
3 |
2 |
5 |
(Ⅲ)类似性质,若M、N是双曲线双曲线
x2 |
a2 |
y2 |
b2 |
点评:本题是中档题,考查椭圆的定义,标准方程的求法,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最值的求法,考查计算能力转化思想的应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