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如图,已知半径为r的圆M的内接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和BD相互垂直且交点为P.(1)若四边形ABCD中的一条对角线AC的长度为d(0<d<2r),试求:四边形ABCD面积的最大值;
(2)试探究:当点P运动到什么位置时,四边形ABCD的面积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多少?
(3)对于之前小题的研究结论,我们可以将其类比到椭圆的情形.如图2,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椭圆Γ:
x2 |
a2 |
y2 |
b2 |
分析:(1)因为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ABCD面积S=
,由于|AC|=d为定长,当|BD|最大时,四边形ABCD面积S取得最大值.由圆的性质,垂直于AC的弦中,直径最长,由此能求出四边形ABCD面积的最大值.
(2)由题意,当点P运动到与圆心M重合时,对角线AC和BD的长同时取得最大值|AC|=|BD|=2r,由此能求出四边形ABCD面积S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2r2.
(3)类比猜想1:若对角线互相垂直的椭圆内接四边形ABCD中的一条对角线长确定时,当且仅当另一条对角线通过椭圆中心时,该椭圆内接四边形面积最大;类比猜想2:当点P在椭圆中心时,对角线互相垂直的椭圆内接四边形ABCD的面积最大;以上两个均为正确的猜想,要证明以上两个猜想,都需先证:椭圆内的平行弦中,过椭圆中心的弦长最大.类比猜想3:当点P•在椭圆中心,且椭圆内接四边形的两条互相垂直的对角线恰为椭圆长轴和短轴时,四边形面积取得最大值2ab.要证明此猜想,也需先证“椭圆内的平行弦中,过椭圆中心的弦长最大.”
|AC|•|BD| |
2 |
(2)由题意,当点P运动到与圆心M重合时,对角线AC和BD的长同时取得最大值|AC|=|BD|=2r,由此能求出四边形ABCD面积S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2r2.
(3)类比猜想1:若对角线互相垂直的椭圆内接四边形ABCD中的一条对角线长确定时,当且仅当另一条对角线通过椭圆中心时,该椭圆内接四边形面积最大;类比猜想2:当点P在椭圆中心时,对角线互相垂直的椭圆内接四边形ABCD的面积最大;以上两个均为正确的猜想,要证明以上两个猜想,都需先证:椭圆内的平行弦中,过椭圆中心的弦长最大.类比猜想3:当点P•在椭圆中心,且椭圆内接四边形的两条互相垂直的对角线恰为椭圆长轴和短轴时,四边形面积取得最大值2ab.要证明此猜想,也需先证“椭圆内的平行弦中,过椭圆中心的弦长最大.”
解答:解:(1)因为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ABCD面积S=
,
而由于|AC|=d为定长,
则当|BD|最大时,四边形ABCD面积S取得最大值.由圆的性质,垂直于AC的弦中,直径最长,
故当且仅当BD过圆心M时,四边形ABCD面积S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dr.
(2)由题意,不难发现,当点P运动到与圆心M重合时,对角线AC和BD的长同时取得最大值|AC|=|BD|=2r,
所以此时四边形ABCD面积S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2r2.
(3)类比猜想1:若对角线互相垂直的椭圆内接四边形ABCD中的一条对角线长确定时,当且仅当另一条对角线通过椭圆中心时,该椭圆内接四边形面积最大.
类比猜想2:当点P在椭圆中心时,对角线互相垂直的椭圆内接四边形ABCD的面积最大.
以上两个均为正确的猜想,要证明以上两个猜想,都需先证:椭圆内的平行弦中,过椭圆中心的弦长最大.
证:设椭圆的方程为
+
=1(a>b>0),平行弦MN的方程为y=kx+m,
联立可得b2x2+a2(kx+m)2-a2b2=0?(b2+a2k2)x2+2kma2x+m2a2-a2b2=0
不妨设M(x1,y1)、N(x2,y2),
则|MN|=
|x1-x2|
=
•
=
•
=
•
由于平行弦的斜率k保持不变,故可知当且仅当m=0时,即当直线经过原点时,
|MN|取得最大值|MN|=2ab
(*).特别地,当斜率不存在时,此结论也成立.
由以上结论可知,类比猜想一正确.又对于椭圆内任意一点P构造的对角线互相垂直的椭圆内接四边形,我们都可以将对角线平移到交点与椭圆中心O重合的椭圆内接四边形A1B1C1D1,而其中|AC|≤|A1C1|,|BD|≤|B1D1|,
所以必有SABCD≤SA1B1C1D1.即证明了猜想二也是正确的.
类比猜想3:当点P•在椭圆中心,且椭圆内接四边形的两条互相垂直的对角线恰为椭圆长轴和短轴时,四边形面积取得最大值2ab.
要证明此猜想,也需先证“椭圆内的平行弦中,过椭圆中心的弦长最大.”在此基础上,可参考以下两种续证方法.
证法一:当点P在椭圆中心时,不妨设对角线AC所在直线的斜率为k.
(i)当k=0时,AC即为椭圆长轴,又AC⊥BD,故BD是椭圆的短轴.
所以此时椭圆内接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SABCD=2ab.
(ii)当k≠0时,对角线BD的斜率为-
.由此前证明过程中的(*)可知,|AC|=2ab
,
若将-
代换式中的k,则可得弦BD的长度,|BD|=2ab
=2ab
.
所以,SABCD=
|AC||BD|=2a2b2
=
=
=
=
由k2+1>1?0<
<1?(
-
)2-
∈[-
,0),
则SABCD=
<
=2ab,
综上(i)和(ii),故可证明猜想三正确.
证法二:如图,四边形对角线交点P与椭圆中心重合.
由对称性,不妨设椭圆上的点A的坐标为(acosα,bsinα),α∈[0,
);
相邻的点B坐标为(acosβ,bsinβ),β∈[
,π).由对称性可知,SABCD=4S△APB=2|
|=2ab|sin(α-β)|
且当β-α=
时,SABCD取得最大值2ab.
又因为OA⊥OB,故
•
=a2cosαcosβ+b2sinαsinβ=0.
由β-α=
?β=α+
,
所以
•
=-a2cosαsinα+b2sinαcosα=
sin2α(b2-a2)=0
故只有当sin2α=0时才满足,
而因为α∈[0,
),
故只有当α=0时成立.即由椭圆参数方程的定义,当且仅当点A和点B分别落在椭圆长轴和短轴顶点上时,猜想3正确.
|AC|•|BD| |
2 |
而由于|AC|=d为定长,
则当|BD|最大时,四边形ABCD面积S取得最大值.由圆的性质,垂直于AC的弦中,直径最长,
故当且仅当BD过圆心M时,四边形ABCD面积S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dr.
(2)由题意,不难发现,当点P运动到与圆心M重合时,对角线AC和BD的长同时取得最大值|AC|=|BD|=2r,
所以此时四边形ABCD面积S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2r2.
(3)类比猜想1:若对角线互相垂直的椭圆内接四边形ABCD中的一条对角线长确定时,当且仅当另一条对角线通过椭圆中心时,该椭圆内接四边形面积最大.
类比猜想2:当点P在椭圆中心时,对角线互相垂直的椭圆内接四边形ABCD的面积最大.
以上两个均为正确的猜想,要证明以上两个猜想,都需先证:椭圆内的平行弦中,过椭圆中心的弦长最大.
证:设椭圆的方程为
x2 |
a2 |
y2 |
b2 |
联立可得b2x2+a2(kx+m)2-a2b2=0?(b2+a2k2)x2+2kma2x+m2a2-a2b2=0
不妨设M(x1,y1)、N(x2,y2),
则|MN|=
1+k2 |
=
1+k2 |
(
|
=
| ||
b2+a2k2 |
4k2m2a4-4(m2a2-a2b2)(b2+a2k2) |
=
| ||
b2+a2k2 |
4a2b2(a2k2+b2-m2) |
由于平行弦的斜率k保持不变,故可知当且仅当m=0时,即当直线经过原点时,
|MN|取得最大值|MN|=2ab
| ||
|
由以上结论可知,类比猜想一正确.又对于椭圆内任意一点P构造的对角线互相垂直的椭圆内接四边形,我们都可以将对角线平移到交点与椭圆中心O重合的椭圆内接四边形A1B1C1D1,而其中|AC|≤|A1C1|,|BD|≤|B1D1|,
所以必有SABCD≤SA1B1C1D1.即证明了猜想二也是正确的.
类比猜想3:当点P•在椭圆中心,且椭圆内接四边形的两条互相垂直的对角线恰为椭圆长轴和短轴时,四边形面积取得最大值2ab.
要证明此猜想,也需先证“椭圆内的平行弦中,过椭圆中心的弦长最大.”在此基础上,可参考以下两种续证方法.
证法一:当点P在椭圆中心时,不妨设对角线AC所在直线的斜率为k.
(i)当k=0时,AC即为椭圆长轴,又AC⊥BD,故BD是椭圆的短轴.
所以此时椭圆内接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SABCD=2ab.
(ii)当k≠0时,对角线BD的斜率为-
1 |
k |
| ||
|
若将-
1 |
k |
| ||||
|
| ||
|
所以,SABCD=
1 |
2 |
1+k2 | ||
|
=
2a2b2(k2+1) | ||
|
=
2a2b2 | ||||||
|
=
2a2b2 | ||||||
|
=
2a2b2 | ||||||||
|
由k2+1>1?0<
1 |
k2+1 |
1 |
k2+1 |
1 |
2 |
1 |
4 |
1 |
4 |
则SABCD=
2a2b2 | ||||||||
|
2a2b2 | ||
|
综上(i)和(ii),故可证明猜想三正确.
证法二:如图,四边形对角线交点P与椭圆中心重合.
由对称性,不妨设椭圆上的点A的坐标为(acosα,bsinα),α∈[0,
π |
2 |
相邻的点B坐标为(acosβ,bsinβ),β∈[
π |
2 |
|
且当β-α=
π |
2 |
又因为OA⊥OB,故
OA |
OB |
由β-α=
π |
2 |
π |
2 |
所以
OA |
OB |
1 |
2 |
故只有当sin2α=0时才满足,
而因为α∈[0,
π |
2 |
故只有当α=0时成立.即由椭圆参数方程的定义,当且仅当点A和点B分别落在椭圆长轴和短轴顶点上时,猜想3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直线和圆锥曲线的综合运用,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注意挖掘题设中的隐含条件,合理地进行类比猜想.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