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已知抛物线G的顶点在原点,焦点在y轴正半轴上,点P(m,4)到其准线的距离等于5.(I)求抛物线G的方程;
(II)如图,过抛物线G的焦点的直线依次与抛物线G及圆x2+(y-1)2=1交于A、C、D、B四点,试证明|AC|•|BD|为定值;
(III)过A、B分别作抛物G的切线l1,l2且l1,l2交于点M,试求△ACM与△BDM面积之和的最小值.
【答案】分析:(1)第一小题较为简单,因为抛物线是标准方程,只须求参数P;
(2)直接推理、计算,并在计算过程中消去变量,从而得到定点;
(3)欲求面积之和的最小值,利用直线AB的斜率作为自变量,建立函数模型,转化成求函数的最值问题.
解答:解:(1)由题知,抛物线的准线方程为y+1=0,=1
所以抛物线C的方程为x2=4y.
(2)设直线AB方y=kx+1交抛物线C于点A(x1,y1),B(x2,y2),
由抛物线定义知|AF|=y1+1,|BF|=y2+1,
所以|AC|=y1,|BD|=y2,
由得x2-4kx-4=0,
显然△>0,则x1+x2=4k,x1•x2=-4,
所以y1•y2==1,所以|AC|•|BD|为定值1.
(3)解:由x2=4y,y=x2,y=x,
得直线AM方程y-=x1(x-x1)(1),
直线BM方程y-=x2(x-x2)(2),
由(2)-(1)得(x1-x2)x=-,
所以x=(x1+x2)=2k,∴y=-1
所以点M坐标为(2k,-1),
点M到直线AB距离d==2,
弦AB长为|AB|===4(1+k2),
△ACM与△BDM面积之和,
S=(|AB|-2)•d=×(2+4k2)×2=2(1+2k2),
当k=0时,即AB方程为y=1时,△ACM与△BDM面积之和最小值为2.
点评:新课标下的圆锥曲线题一般是压轴题,主要考查椭圆或抛物线的有关知识,本题主要考查直线、圆、抛物线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探究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背景新颖,综合要求高.数学中的最值与定值问题,历来是高考的热点.求解定值与最值的基本策略有二:一是从几何角度考虑,当题目中的条件和结论明显体现几何特征及意义时,可用图形性质来解;二是从代数角度考虑,当题中的条件和结论体现出一种明显的函数关系时,可通过建立目标函数,求其目标函数的最值.
(2)直接推理、计算,并在计算过程中消去变量,从而得到定点;
(3)欲求面积之和的最小值,利用直线AB的斜率作为自变量,建立函数模型,转化成求函数的最值问题.
解答:解:(1)由题知,抛物线的准线方程为y+1=0,=1
所以抛物线C的方程为x2=4y.
(2)设直线AB方y=kx+1交抛物线C于点A(x1,y1),B(x2,y2),
由抛物线定义知|AF|=y1+1,|BF|=y2+1,
所以|AC|=y1,|BD|=y2,
由得x2-4kx-4=0,
显然△>0,则x1+x2=4k,x1•x2=-4,
所以y1•y2==1,所以|AC|•|BD|为定值1.
(3)解:由x2=4y,y=x2,y=x,
得直线AM方程y-=x1(x-x1)(1),
直线BM方程y-=x2(x-x2)(2),
由(2)-(1)得(x1-x2)x=-,
所以x=(x1+x2)=2k,∴y=-1
所以点M坐标为(2k,-1),
点M到直线AB距离d==2,
弦AB长为|AB|===4(1+k2),
△ACM与△BDM面积之和,
S=(|AB|-2)•d=×(2+4k2)×2=2(1+2k2),
当k=0时,即AB方程为y=1时,△ACM与△BDM面积之和最小值为2.
点评:新课标下的圆锥曲线题一般是压轴题,主要考查椭圆或抛物线的有关知识,本题主要考查直线、圆、抛物线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探究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背景新颖,综合要求高.数学中的最值与定值问题,历来是高考的热点.求解定值与最值的基本策略有二:一是从几何角度考虑,当题目中的条件和结论明显体现几何特征及意义时,可用图形性质来解;二是从代数角度考虑,当题中的条件和结论体现出一种明显的函数关系时,可通过建立目标函数,求其目标函数的最值.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本小题满分15分)
已知抛物线G的顶点在原点,焦点在y轴正半轴上,点P(m,4)到其准线的距离等于5。
(I)求抛物线G的方程;
(II)如图,过抛物线G的焦点的直线依次与抛物线G及圆交于A、C、D、B四点,试证明为定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