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下列关于“泡菜腌制和亚硝酸盐含量测定”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加入硫酸锌的目的是析出泡菜汁中的蛋白质

B.样品和标准溶液的OD值测定条件必须相同

C.若将比色杯光程从1cm调整到2cm,则OD值变小

D.泡菜罐水封是为了形成无氧环境,有利于微生物发酵

【答案】C

【解析】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的含量:

1、菌种:制作泡菜所用微生物是乳酸菌。

2、实验原理:

1)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将糖分解为乳酸。

2)利用乳酸菌制作泡菜的过程中会引起亚硝酸盐的含量的变化。

温度过高,食盐用量不足10%、腌制时间过短,容易造成细菌大量繁殖,亚硝酸盐含量增加。一般在腌制10天后,亚硝酸盐的含量开始下降。

3)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原理: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显色液目测比较,估算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

3、泡菜的制作:

①将新鲜蔬菜预先处理成条状或片状。

②泡菜盐水按清水和盐为41质量比配制煮沸冷却备用。

③预处理的新鲜蔬菜装至半坛时放入蒜瓣、生姜、香辛料等佐料,并继续装至八成满。

④倒入配制好的盐水,使盐水浸没全部菜料。

⑤盖上泡菜坛盖子,并用水密封发酵,发酵时间受到温度影响。

4、检测亚硝酸盐的步骤注意:

a、配制标准显色液的步骤是:

①用刻度移液管吸取体积0.20.40.60.81.01.5mL的亚硝酸钠溶液分别置于比色管中,另取1支比色管为空白对照。

②向各管加入20mL对氨基苯磺酸溶液混匀静置35分钟。

③向各管加入10mL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溶液。

b、比色的步骤是:

①将40mL滤液移入50mL比色管中并编号。

②分别加入20mL的对氨基苯磺酸溶液和10mLN-1-萘基乙二胺盐酸溶液,定容到50mL,混匀静置15min

③观察颜色变化并与标准显色液比较,记录亚硝酸盐含量。

④计算样品滤液(40mL)中亚硝酸盐含量。计算公式是:样品中亚硝酸盐含量(mg/取样量(40mL滤液质量kg)。

A、硫酸锌溶液在PH=8时的碱性环境生成氢氧化锌白色沉淀,而氢氧化锌是蛋白质沉淀剂,可将溶液中蛋白质分离出来,A正确;

B、为了排除其他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样品和标准溶液的OD值测定条件必须相同,B正确;

C、若将比色杯光程从1cm调整到2cm,则OD值变大,C错误;

D、制作泡菜所用微生物是乳酸菌,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将糖分解为乳酸,泡菜罐水封是为了形成无氧环境,有利于微生物发酵,D正确;

故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温室效应是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据预计,大气中CO2浓度到下世纪中后期将是现在的两倍。研究人员对玉米和大豆所处环境的CO2浓度分别进行如下控制:甲组为大气CO2浓度(375μmolmol-1)、乙组模拟倍增的CO2浓度(750μmolmol-1)、丙组是倍增后恢复到大气CO2浓度(先在倍增CO2浓度下生活60天,再转入大气CO2浓度下生活),两种作物的三种处理均设置重复组,测得实验结果如下表。请分析回答:

项目

甲组

乙组

丙组

玉米

大豆

玉米

大豆

玉米

大豆

净光合速率(μmol·m-2·s-1

29.88

21.24

30.95

33.79

25.33

18.24

蒸腾速率(mmol·m-2·s-1

3.18

6.01

1.69

5.90

3.18

6.01

水分利用效率(mmol·mol-1

9.40

3.53

18.31

5.73

7.97

3.03

注:水分利用效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

1)实验中设置重复组的目的是________

2)植物叶肉细胞中能够消耗水并伴随ATP生成的部位是________(填细胞结构)。

3CO2浓度倍增条件下,玉米和大豆的净光合速率均升高,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但是CO2浓度倍增时,光合速率并未倍增,此时限制光合速率增加的因素可能是________(写出两点即可)。

4)净光合速率提高和蒸腾速率降低均会使水分利用效率升高,根据表中甲、乙两组数据分析,玉米和大豆对水分利用效率升高的原因分别是____

5)有人认为:化石燃料使用能升高大气CO2浓度,有利于提高农作物光合速率,对农业增产有利,因此没有必要限制化石燃料的使用。请你对此观点做出简要评述。____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