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干旱条件下,拟南芥叶、根细胞中溶质浓度增大,使叶片中的脱落酸(ABA)含量增高,导致叶片气孔开度减小,光合色素的含量下降,从而引起光合作用速率下降。回答下列问题。(气孔阻力大小与气孔的开闭有关,气孔全开时阻力最小)

1)叶绿体中的光合色素分布在类囊体膜上,能够_______________和转化光能。光反应阶段生成的ATP[H]参与在_______________(场所)中进行的C3_______________过程,该过程的产物可以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转化为蔗糖和淀粉。

2)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研究,结果如图所示。

ABA是细胞之间传递_______________的分子,可以调节气孔开闭。

②由图可知,干旱处理会降低植物的光合作用,恢复供水则有利于光合作用,理由是_________

③据图结果推测:对气孔调节功能丧失突变体施加一定浓度的ABA后,与对照组相比,如果实验结果为_______________,则说明该突变体的气孔开闭异常是ABA合成缺陷导致。

3)有研究表明:在干旱条件下,ABA浓度与光合色素降解程度呈正相关。请以拟南芥的ABA缺失突变体(不能合成ABA)为材料,设计实验来验证这一结论。要求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结果。______(光合色素含量的测定方法不作要求)

【答案】吸收、传递 叶绿体基质 还原 信息(信号) 干旱处理后增大叶片细胞的渗透压,进而促进ABA的合成和分泌,导致气孔关闭,CO2供应减少;恢复供水后,ABA含量下降,气孔打开,CO2供应增加 气孔阻力增加 实验思路:取经过干旱处理的拟南芥ABA缺失突变体若干,进行分组编号,用预先配制的一定浓度梯度的ABA溶液处理,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一段时间后分别测定各组光合色素的含量。

预期结果:随着ABA浓度的增大,拟南芥中光合色素含量逐渐下降

【解析】

1.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分组编号→设置对照实验(给与不同的处理)→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注意保证无关变量的一致性)→得出结论。

2.光合作用的具体的过程:
光反应阶段:场所是类囊体薄膜
a.水的光解:2H2O4[H]+O2 bATP的生成:ADP+PiATP
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基质
aCO2的固定:CO2+C52C3 b.三碳化合物的还原:2C3CH2O+C5+H2O
由题意可知,干旱能引起拟南芥叶、根细胞中溶质浓度增大,进而细胞渗透压增大,叶片中脱落酸(ABA)的含量增高,导致叶片气孔开度减小,影响了作为光合原料之一的二氧化碳的吸收,同时光合色素的含量下降,最终引起光合作用速率下降。

1)叶绿体中的光合色素分布在类囊体膜上,这些色素能够吸收、传递 和转化光能。光反应阶段生成的ATP[H]参与暗反应过程中C3的还原,暗反应进行的场所为叶绿体基质C3还原的产物可以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转化为蔗糖和淀粉。

2)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研究,结果如图所示。

①ABA是一种激素,激素是一种信息分子,能够在细胞之间传递信息,从而调节气孔开闭。

据图可知,干旱处理后能增大叶片细胞的渗透压,进而促进ABA的合成和分泌,导致气孔关闭,CO2供应减少;恢复供水后,ABA含量下降,气孔打开,CO2供应增加,因此可推知干旱处理会降低植物的光合作用,恢复供水则有利于光合作用。

实验结果显示气孔阻力与ABA含量变化趋势一致,因此推测,对气孔调节功能丧失突变体施加一定浓度的ABA后,如果与对照组相比,表现为气孔阻力增加,则说明该突变体的气孔开闭异常是ABA合成缺陷导致。

3)本实验的目的为,要验证在干旱条件下,ABA浓度与光合色素降解程度呈正相关,而且题目已经给了实验材料,根据实验目的可知本实验的自变量是用不同浓度梯度的ABA处理拟南芥ABA缺失突变体,因变量是拟南芥色素含量的变化,无关变量保持相同且适宜。实验设计如下:(1)分组编号:将经过干旱处理的拟南芥ABA缺失突变体若干,进行分组编号;

2)给与不同处理:用预先配制的一定浓度梯度的ABA溶液处理,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

3)实验结果检测:一段时间后分别测定各组光合色素的含量。

若测得的实验结果为随着ABA浓度的增大,拟南芥中光合色素含量逐渐下降,则能证明上述结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随着垃圾分类实行,餐厨垃圾高效处理迫在眉睫。餐厨废液中含有淀粉、蛋白质等有机物能够被微生物分解并利用。回答下列问题。

1)传统餐厨垃圾主要以填埋、焚烧等方式进行处理,此种方式不可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2)为探究处理餐厨垃圾的适宜方式,研究者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以某食堂提供的午餐、晚餐残余混合物为材料,制成4种不同浓度的发酵液。

②将取自某污水处理厂的菌种加入发酵罐中,间隔不同时间分别加入等量不同浓度的发酵液,在厌氧条件下进行发酵。

35℃下发酵并测定甲烷的产率,结果如下图。据图分析,你认为对餐厨垃圾较为适宜的处理及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

3)为探究圆褐固氮菌和巨大芽孢杆菌处理某餐厨垃圾废液的最佳接种量比,来制备微生物菌剂,研究者做了如下实验:

①将两种菌液进行不同配比分组处理如下表所示:

编号

R0

R1

R2

R3

圆褐固氮菌:巨大芽孢杆菌

1:0

0:1

1:1

2:1

将上表菌液外别接种于100mL某餐厨垃圾废液中进行振荡培养,振荡处理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本实验还需设置对照组为______________

②培养3天后测定活菌数,取一定量菌液进行______________稀释,然后分别取0.1ml的菌液采用______________法接种于基本培养基中培养。进行计数时,可依据______________对两种菌进行区分,并选取菌落数在______________内的平板。实验结果表明,两菌种接种量比例为1:1时,废液中两种菌种的有效活菌数能够实现同步最大化。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