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探究不同植物与环境相适应的关系,其中图1是三种不同类型植物的CO2同化方式示意图,图2表示生活在不同地区的A、B、C三类植物在晴朗夏季的光合作用日变化曲线,请据图分析并回答:
(1)将水稻的绿色叶片进行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需要加入__________,以防止叶绿素被破坏,该色素在滤纸条上形成的色素带从上往下是第______条。以光合色素的__________为纵坐标,以波长为横坐标,所得曲线就是光合色素的吸收光谱。
(2)美国科学家卡尔文用_________法探明了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碳的途径。二氧化碳还原成糖的一系列反应称为_____________
(3)已知 玉米叶肉细胞叶绿体中固定CO2的酶对CO2的亲和力远高于水稻。据图l分析,图2中水稻、玉米和景天科植物依次对应的曲线是:__________。
(4)图2中,在10点到16点期间,A组植物的光合速率__________(填“>”、“=”,或“<”)呼吸速率。在10点到12点期间,B组植物光反应的产物是_______,其生成速率_______(填“上升”、“不变”或“下降”)。
【答案】碳酸钙(CaCO3) 三、四 吸光率(光的吸收率) 同位素标记法/同位素示踪法 卡尔文循环/碳反应 BCA > ATP、NADPH、O2 下降
【解析】
图1中:水稻直接从外界吸收二氧化碳用于暗反应;玉米的叶肉细胞可以把二氧化碳固定成C4,并将二氧化碳提供给维管束鞘细胞进行暗反应;景天科植物晚上固定二氧化碳储存在液泡中,白天液泡提供二氧化碳给叶绿体用于暗反应。
图2中:A植物晚上也可以吸收二氧化碳;B植物和C植物均在白天才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且B植物中午存在午休现象。
(1)碳酸钙可以保护叶绿素,防止叶绿素被破坏,叶绿素包括叶绿素a和b,依次位于滤纸条上从上往下是第三四条条带。以光合色素的光吸收率为纵坐标,以波长为横坐标,所得曲线就是光合色素的吸收光谱,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2)美国科学家卡尔文用同位素14C表示CO2,探究了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碳的途径。二氧化碳还原成糖的一系列反应即为卡尔文循环。
(3)图2中A植物晚上也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故为景天科植物;中午时C植物的二氧化碳吸收量大于B,根据玉米叶肉细胞叶绿体中固定CO2的酶对CO2的亲和力远高于水稻可知,C可能为玉米,B可能为水稻。
(4)A植物白天不从外界吸收二氧化碳,而是利用晚上储存在液泡中的二氧化碳和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图2中,在10点到16点期间,此时光照强度较高,A组植物的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在10点到12点期间,B组植物光反应的产物有ATP、NADPH、O2,由于此时气孔关闭,二氧化碳吸收量下降,暗反应减慢,光反应也随之减慢,故光反应产物的生成速率会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