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9.生物学研究中,经常使用染色剂对生物体的结构或物质染色,以便观察和鉴定.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观察线粒体时用健那绿染色,线粒体被染成蓝黑色
B.鉴定蛋白质时用斐林试剂,混合后加热变成砖红色
C.使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染色,细胞核变红色,细胞质变绿色
D.观察染色体的形态,用0.02g/mL的龙胆紫将染色体染成深色

分析 1、健那绿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能将线粒体染成蓝绿色.
2、斐林试剂是由甲液(质量浓度为0.1g/mL氢氧化钠溶液)和乙液(质量浓度为0.05 g/mL硫酸铜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还原糖,使用时要将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需水浴加热;双缩脲试剂由A液(质量浓度为0.1 g/mL氢氧化钠溶液)和B液(质量浓度为0.01 g/mL硫酸铜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蛋白质,使用时要先加A液后再加入B液.
3、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实验的原理: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利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对细胞染色,同时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观察的结果是细胞核呈绿色,细胞质呈红色,说明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

解答 解:A、观察线粒体时用健那绿染色,线粒体被染成蓝绿色,A错误;
B、鉴定还原糖时用斐林试剂,混合后加热变成砖红色,B错误;
C、使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染色,细胞核变绿色,细胞质变红色,C错误;
D、观察染色体的形态,用0.02g/mL的龙胆紫将染色体染成深色,D正确.
故选:ABC.

点评 本题考查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实验、检测还原糖实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实验、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0.某科研小组对黄瓜幼苗代谢问题进行了探究.如图一表示在适宜光照条件下黄瓜幼苗的一个细胞内发生的部分生理过程(用序号表示).科研人员将长势一致、健壮的黄瓜幼苗随机均分为甲、乙、丙三组,分别置于人工气候室中,控制不同条件培养(其他条件适宜).一段时间后,测得黄瓜幼苗叶片的叶绿素a、b含量及其他相关数据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注:乙、丙两组的弱光照均为15%的正常光照;丙组减少供水为50%的正常供水
(1)图一中a代表的物质名称是H2O.②过程进行的场所是线粒体(内膜).①过程产生的[H]用于③过程作用是将三碳化合物(C3)还原成糖类(有机物).
实验组
实验条件
叶绿素a(mg/cm2叶绿素b(mg/cm2光饱和时净光合速率(mmolCO2/m2•s)光补偿点(μmol光子/m2s)光饱和点(μmol光子/m2•s)
正常光照正常供水1.8×10-20.4×10-21.9×10-2501350
弱光照正常供水1.9×10-20.4×10-0.7×10-229540
弱光照减少供水2.5×10-20.7×10-20.9×10-223650
(2)上表中甲、乙二组实验中的自变量是光照强度;为验证黄瓜幼苗叶片色素含量的变化情况,可用无水乙醇提取黄瓜幼苗叶片色素,然后利用层析液(填试剂)分离所提取的色素.丙组的层析结果与甲组相比滤纸条上变宽的色素带(从上向下)为第三、四条.
研究发现一突变体层析时滤纸条上色素带从上向下的第二条缺失,则该突变体相对于正常品系吸收蓝紫 光的能力减弱,吸收红光的能力基本不变.
(3)乙、丙两组黄瓜幼苗的光合作用强度较强的是丙组,据上表可知,其内在原因之一是该组黄瓜幼苗叶片中的叶绿素a、叶绿素b的含量较多.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当黄瓜幼苗处于冬春栽培季节,光照减弱,可适当减少供水,以提高其光合作用强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