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图为DNA分子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图中123交替连接构成DNA的基本骨架

B. 图中123结合在一起为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C. 图中DNA复制时5的形成需要DNA聚合酶

D. 图中箭头所指方向为脱氧核苷酸链的5

【答案】B

【解析】

据图分析,1表示磷酸基团,2表示脱氧核糖,3表示胞嘧啶C4表示鸟嘌呤G5表示氢键,据此分析。

A. 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DNA的基本骨架,故图中构成DNA的基本骨架的是12交替连接,A错误;

B. 据分析可知,图中3C,故123结合在一起表示胞嘧啶脱氧核苷酸,B正确;

C. DNA复制时5即氢键的形成不需要DNA聚合酶,C错误;

D. 图中箭头所指方向为脱氧核苷酸链的3′端,D错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脱落酸(ABA)有“逆境激素”之称,在植物对抗干旱等不利环境因素时起重要作用。

(1)ABA对植物的生命活动起______作用,其合成经过细胞内复杂的生物化学反应过程,需要NCED1~NCED5等酶的______作用。

(2)研究人员对水稻进行干旱胁迫4h及复水4h处理,测定叶片中ABA含量及相关基因的mRNA含量,结果如图1。

①由图1中甲图可知,干旱胁迫下,叶片ABA含量______,诱导叶片气孔______,减少水分散失。

②NCED1~NCED5基因的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如NCED4基因主要在根中表达。

仅根据图1的结果,能否确认NCED4基因不是干旱胁迫的响应基因。请做出判断并说明理由:______

(3)研究人员将NCED3基因作为目的基因,正向连接构建表达载体导入水稻细胞,获得转基因幼苗Ⅰ,反向连接构建表达载体(转录NCED3基因的非模板链),获得转基因水稻幼苗Ⅱ。将两种幼苗与野生型水稻幼苗一起培养,干旱胁迫处理15天后,检测植株相关生长指标及体内ABA含量,部分结果如下表和图2。

水稻

幼苗

处理

每株地上部分

干重(g)

每株根干重(g)

野生型

正常灌溉

0.50

0.12

干旱胁迫

0.41

0.20

①据表中结果阐述干旱胁迫下野生型植株形态改变的生物学意义:______

②图2中1、2、3组ABA含量无明显差异的原因是______

③综合上述研究,分析第6组植株ABA含量低于第4组的原因是______

(4)干旱胁迫下,野生型植株和NCED3基因敲除突变体中NGA1蛋白含量均增加。研究人员推测NGA1蛋白是干旱环境促进NCED3基因表达的调控因子。检测______植株的NCED3基因表达量,结果为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初步支持上述推测。若要进一步验证推测,应选择的实验材料、实验组处理及预期结果包括______(填选项前的符号)。

a.NGA1基因敲除突变体 b.NCED3基因敲除突变体 c.导入含NGA1突变基因的表达载体 d.导入含NGA1基因的表达载体 e.导入空载体 f.正常供水环境 g.模拟干旱环境 h.NCED3-mRNA含量高于对照组 i.NCED3-mRNA含量低于对照组

【题目】角膜环状皮样瘤(RDC)会影响患者视力甚至导致失明。图1为调查的某RDC家系图。

(1)此家系代代都有患者,初步判断RDC为______性遗传病。请说明致病基因不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的理由:______

(2)研究发现RDC患者的P蛋白仅中部的第62位氨基酸由精氨酸变为组氨酸,据此推测患者P基因由于碱基对______而发生突变。

(3)Cyclin D1是细胞周期调控基因,P蛋白能结合Cyclin D1基因的启动子,调控其转录。为研究突变型P蛋白是否还有结合Cyclin D1基因启动子的功能,设计了3种DNA探针:能结合P蛋白的放射性标记探针(A)、能结合P蛋白的未标记探针(B)、未标记的无关探针(C),按图2的步骤进行实验,结果如图3。

请将图2使用探针的情况填入下表i、ii、iii处(填“不加”或“A”或“B”或“C”),完成实验方案。

分组

步骤

野生型P蛋白

突变型P蛋白

1

2

3

4

5

6

步骤1

不加

i _____

ii ______

不加

同i

同ii

步骤2

A

A

iii ______

A

A

同iii

图3结果说明突变型P蛋白仍能结合Cyclin D1基因启动子,判断的依据是______

(4)P基因在HeLa细胞(宫颈癌细胞)中不表达。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稳定表达野生型P基因的HeLa细胞系(甲)和稳定表达突变型P基因的HeLa细胞系(乙),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各组细胞Cyclin D1基因表达水平,结果如图4。

实验结果说明______

(5)综合以上研究,从分子水平解释杂合子患病的原因______

【题目】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中枢神经退行性疾病。AD两大主要病理特征为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导致形成老年斑和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导致神经纤维缠结,两种情形均引起神经元凋亡,使患者学习记忆能力减退。大蒜素是大蒜中的生物活性成分,具有保护大脑神经元和抑制脑细胞凋亡等作用。为研究大蒜素对AD发病进程的影响,研究人员进行了系列实验。

(1)细胞凋亡是由_________________决定的细胞编程性死亡。

(2)实验一:研究人员构建AD模型小鼠进行实验,请将丙组实验材料充完整。

组别

实验材料

实验处理

老年斑数量(图2)

健康小鼠

玉米油灌胃处理

没有

AD模型小鼠

玉米油灌胃处理

比较多

________________

用溶于玉米油的大蒜素灌胃处理

有,但比较少

①研究人员用三组小鼠进行水迷宫实验:在水中放置平台(图1中用●表示),训练小鼠记忆平台位置,之后撤去平台,观察小鼠的运动轨迹,检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在撤去平台后,三组小鼠的运动轨迹如图1所示

实验结果支持大蒜素可改善AD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检测三组小鼠脑组织的老年斑数量,结果如上表和下图2所示(深色斑点为老年斑)。由结果可知,大蒜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二:研究人员欲在实验一的基础上通过实验证实“大蒜素可通过减少tau蛋白的磷酸化来改善AD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实验设计方案为:用溶于玉米油大蒜素分别灌胃处理tau蛋白过度磷酸化的AD模型小鼠和健康小鼠,检测两组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请评价该实验方案并加以完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