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图甲是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活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后两种细菌的含量变化,图乙是利用同位素标记技术完成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操作步骤.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图甲中ab对应的时间段内,小鼠体内还没形成大量的抗R型细菌的抗体 |
B、图甲中,后期出现的大量S型细菌是由R型细菌转化并增殖而来 |
C、图乙沉淀物中新形成的子代噬菌体完全没有放射性 |
D、图乙中若用32P标记亲代噬菌体,裂解后子代噬菌体中大部分具有放射性 |
考点: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专题: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图中ab段由于细菌刚进入小鼠体内,小鼠还没有产生相应的抗体,所以R型细菌会增多,该实验中部分R型菌转化成了S型菌,然后大量增殖.从理论上讲,乙图中的放射性只会出现在上清液中,但在实际操作中沉淀物中也会出现部分放射性.乙图中的实验如果没经过搅拌过程,则很多噬菌体会附着在细菌表面,经过离心后会进入沉淀物中,使得沉淀物中的放射性增强.
解答:
解:A、小鼠产生抗体需要经过体液免疫过程,要一定的时间,所以甲图中ab时间段内,小鼠体内还没形成大量的免疫R型细菌的抗体,导致R型细菌数目增多,A正确;
B、由于是将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活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所以甲图中最初的S型细菌是由R型细菌转化来的,但之后产生的S型细菌有的是由转化形成的S型细菌增殖而来,B正确;
C、乙图中噬菌体被标记的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不能进入细菌,所以新形成的子代噬菌体完全没有放射性,C正确;
D、由于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所以用32P标记亲代噬菌体,裂解后子代噬菌体中少部分具有放射性,D错误.
故选:D.
B、由于是将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活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所以甲图中最初的S型细菌是由R型细菌转化来的,但之后产生的S型细菌有的是由转化形成的S型细菌增殖而来,B正确;
C、乙图中噬菌体被标记的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不能进入细菌,所以新形成的子代噬菌体完全没有放射性,C正确;
D、由于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所以用32P标记亲代噬菌体,裂解后子代噬菌体中少部分具有放射性,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某人的脊髓从胸部折断后,一般情况下( )
A、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 |
B、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 |
C、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 |
D、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 |
下列关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通过调控环境条件,使某动物的性成熟推迟,则出生率会更高 |
B、草原群落中的动物没有垂直结构分层 |
C、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多 |
D、农田弃耕后形成了一片杂草地,该杂草地与农田相比固定太阳能总量降低了 |
油菜种子成熟过程中部分有机物的变化如图所示,将不同阶段的种子匀浆后检测,结果正确的是( )
选项 | 取样时间 | 检测试剂 | 检测结果 |
A | 第10天 | 斐林试剂 | 不显色 |
B | 第20天 | 双缩脲试剂 | 紫色 |
C | 第30天 | 苏丹Ⅳ试剂 | 橘黄色 |
D | 第40天 | 碘液 | 蓝色 |
A、A | B、B | C、C | D、D |
如图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是生产者 |
B、乙是消费者 |
C、丙是分解者 |
D、丁是生产者 |
某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生活着一群昆虫,经调查翅的长度和个体数的关系如图中曲线(纵坐标为翅的长度,横坐标为个体数)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昆虫的性状分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
B、上述现象说明自然选择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定向的 |
C、在生存斗争中,生物和无机环境之间相互影响 |
D、自然选择对不同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所起的作用有所差别 |
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种群数量足够大,可以减少基因频率改变的偶然性 |
B、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引起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 |
C、种群基因库的改变是产生生殖隔离的前提 |
D、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也就是新的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 |
在一个花色受一对等位基因(A和a)控制的自花传粉植物的种群中,亲代中红花(AA)个体:粉红花个体(Aa):白花个体(aa)=3:5:2,则亲代中A的基因频率和F1中粉红花(Aa)的频率分别是( )
A、55%和49.5% |
B、45%和49.5% |
C、45%和25% |
D、55%和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