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东非的几千亿只蝗虫跨越千山万水,已侵入巴基斯坦,并随时可能抵达中国境内。一旦发生蝗灾,农产品可能会被完全破坏,引发严重的经济损失。为此,我国浙江省宁波市将派出十万只鸭兵支援巴基斯坦消灭蝗虫。根据蝗灾发生及治理过程中的调查数据,科研人员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对于蝗虫种群,其环境容纳量可以用图中_______点对应的种群数量表示。CD段时,蝗虫种群的增长倍数λ_______1(横线上请填“>”、“=”或“小于”)。直接影响蝗虫种群密度的是______________

2)来自中国浙江的鸭兵在图中_______点对应的种群数量之前投放比较好,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巴基斯坦当地的一些鸟类、蛙类也可以捕食蝗虫,但缺点是不能随着蝗虫而迁徙。这里涉及到的种间关系有______________

4)除了鸭兵支援,还可以采用的生物防治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

5)防治蝗灾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B 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 A A点时,蝗虫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达到了K/2),所以应在A点之前防治(且越早越好) 捕食、竞争 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虫,破坏蝗虫的性别比例 使能量持续而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

【解析】

S型增长曲线有几个阶段:
①潜伏期(对环境的适应):个体数量少,增长速率很慢。
②快速增长期(对数期):个体数量快速增加,K/2时增长速率达到最高。
③稳定期(饱和期):随着种群密度增加,个体因食物、空间和其他生活条件的斗争加剧,同时天敌数量也增长。种群实际增长率下降。当数量达到环境条件允许的最大值(K)时,种群会停止生长。种群增长速率为零,即出生率=死亡率,但种群数量达到最大。
④达到K值后,种群的数量一般在K值附近波动。

1)环境容纳量指的是环境不被破坏的情况下,种群所能维持的最大数量,即图中的B点;CD段,蝗虫种群数量下降,蝗虫种群的增长倍数λ小于1;直接影响蝗虫种群密度的是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

2)为预防蝗灾,应将蝗虫的种群数量控制在A点之前,即来自中国浙江的鸭兵在图中A点对应的种群数量之前投放比较好;因为AK/2)点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为了避免治理后害虫迅速繁殖,预防害虫应在AK/2)点之前进行。

3)巴基斯坦当地的一些鸟类、蛙类也可以捕食蝗虫,但缺点是不能随着蝗虫而迁徙。其中鸟类、蛙类与蝗虫之间是捕食关系,同时鸟类和蛙类又属于竞争关系,故这里涉及到的种间关系有捕食和竞争。

4)除了鸭兵支援,还可以采用的生物防治措施是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虫,破坏蝗虫的性别比例,从而降低蝗虫的出生率,降低蝗虫的种群密度。

5)防治蝗灾的目的是调节能量流动,使能量持续而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选取某植物幼苗进行无土栽培实验,下图为该幼苗的光合速率、呼吸速率随温度变化曲线图。请据图回答:

1)假设上述实验在缺 Mg 的条件下进行,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图中的 A 点会向_____(左、右)移动。

2)温室栽培该植物,为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应控制的最低温度为_____℃。

3)限制 AB CO2 吸收速率的主要因素是_____;图中_____点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两倍。

4)为了探究不同条件对植物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影响,用 8 株各有 20 片叶片、大小长势相似的某盆栽植株,分别放在密闭的玻璃容器中,在不同条件下利用传感器定时测定密闭容器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实验结果统计如下表:

编号

1

2

3

4

5

6

7

8

温度(℃)

10

10

20

20

30

30

40

40

光照强度(Lx

1000

0

1000

0

1000

0

1000

0

12小时后CO2量(g

0.5

+0.1

1.5

+0.4

3.0

+1.0

3.1

+0.8

(注:“+”表示环境中二氧化碳增加;“-”表示环境中二氧化碳减少)

①用编号为_____的装置可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实验组合,该实验组合的目的是探究温度对植物呼吸作用速率的影响。欲探究其细胞呼吸的最适温度,实验设计思路是在_____℃之间缩小温度梯度做平行实验。

②由表可知,植物光合最强的是第_____编号组实验。

③现有一株某植物的叶黄素突变体,将其叶片进行了红光照射光吸收测定,与正常叶片相比,实验结果是光吸收差异_____(“不”或“非常”)显著。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