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疟疾是热带地区流行的危险疾病,其元凶疟原虫是一种单细胞的原生动物。当人被带有疟原虫的蚊子叮咬后,就可能被感染而罹患疟疾,临床表现是周期性高热、寒战和出汗退热等,严重时致人死亡。请回答相关问题:

(1)疟原虫大量增殖后会胀破红细胞进入血液,刺激吞噬细胞产生致热物质。这些物质与疟原虫的代谢产物共同作用于宿主的______的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发热。

(2)在抵御疟原虫的过程中,人体主要通过______(填“细胞免疫”或“体液免疫”)来阻止其在体内扩散。

(3)青蒿素已成为目前效果好且副作用小的抗疟药物,而在青蒿素被提取之前,奎宁也被广泛用来治疗疟疾。为了验证青蒿素的治疗效果优于奎宁,某同学进行了相关实验,请根据提供的信息加以完善。

Ⅰ、实验材料:培养液、疟原虫甲、3H-异亮氨酸、青蒿素溶液、奎宁溶液、DMSO(用于配制药液的溶剂)、放射性测量仪

Ⅱ、实验思路:

①取培养瓶若干,分成3组,分别加入等量的疟原虫甲,再往A组加入适宜的青蒿素溶液,B组加入等量的奎宁溶液,C组加入______,每组设置若干个重复样品。

②各组样品同时加入等量的3H-异亮氨酸并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

______

④统计分析各组数据,通过与对照组数据比较,计算出两种药物对疟原虫甲生长的抑制率。

Ⅲ、预测实验结果:用对疟原虫甲生长的抑制率变化曲线示意图表示,请在图中补充青蒿素的实验结果。______

青蒿素、奎宁对疟原虫甲生长的抑制率变化曲线

【答案】下丘脑 体液免疫 等量的DMSO 每隔一段时间,用放射性测量仪测定各组疟原虫的细胞内放射性强度并记录

【解析】

本题考查免疫调节与实验设计的相关知识点,旨在考查考生知识迁移运用的能力与实验设计能力,知识点综合,难度适中。

(1)疟原虫大量增殖后会胀破红细胞进入血液,刺激吞噬细胞产生致热物质。这些物质与疟原虫的代谢产物共同作用于宿主的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发热;

(2)从传播途径分析,疟疾属于血液传染病,从免疫的角度分析,疟原虫属于抗原,在抵御疟原虫的过程中,人体主要通过体液免疫来阻止其在体内扩散;

(3)Ⅱ.根据实验目的“验证青蒿素的治疗效果优于奎宁”和实验的对照原则,设置的三个组的处理是:①取培养瓶若干,分成3组,分别加入等量的疟原虫甲,再往A组加入适宜的青蒿素溶液,B组加入等量的奎宁溶液,C组加入等量的DMSO,每组设置若干个重复样品;然后根据各实验步骤的具体处理情况,③每隔一段时间,用放射性测量仪测定各组疟原虫的细胞内放射性强度并记录。

Ⅲ.预测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水稻穗粒数可影响水稻产量。研究者筛选到一株穗粒数异常突变体,并进行了相关研究。

1)农杆菌Ti质粒上的T-DNA序列,可以从农杆菌中转移并随机插入到被侵染植物的__________中,导致被插入的基因功能丧失。研究者用此方法构建水稻突变体库,并从中筛选到穗粒数异常突变体。

2)研究者分别用EcoRⅠ、Hind Ⅲ、BamHⅠ三种限制酶处理突变体的总DNA,用Hind Ⅲ处理野生型的总DNA,处理后进行电泳,使长短不同的DNA片段______。电泳后的DNADNA分子探针(含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T-DNA片段)进行杂交,得到下图所示放射性检测结果。

①由于杂交结果中___________,表明T-DNA成功插入到水稻染色体基因组中。(注:T-DNA上没有EcoRⅠ、Hind Ⅲ、BamHⅠ三种限制酶的酶切位点)

②不同酶切结果,杂交带的位置不同,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

③由实验结果断定突变体为T-DNA单个位点插入,依据是___________

3)研究者用某种限制酶处理突变体的DNA(如下图所示),用_______将两端的黏性末端连接成环,以此为模板,再利用图中的引物__________组合进行PCR___________T-DNA插入位置两侧的未知序列。经过与野生型水稻基因组序列比对,确定T-DNA插入了2号染色体上的B基因中。

4)研究发现,该突变体产量明显低于野生型,据此推测B基因可能_____(填“促进”或“抑制”)水稻穗粒的形成。

5)育种工作者希望利用B基因,对近缘高品质但穗粒数少的低产水稻品系2进行育种研究,以期提高其产量,下列思路最可行的一项是_____

a.对水稻品系2进行60Co照射,选取性状优良植株

b.培育可以稳定遗传的转入B基因的水稻品系2植株

c.将此突变体与水稻品系2杂交,筛选具有优良性状的植株

【题目】请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并回答问题。

你知道吗?长期、持久的生活习惯或环境改变,可能会让我们的基因发生适应性的改变,而发生改变的基因,或许会遗传给下一代。你高于同伴的水下憋气能力,有可能是从父辈那里继承来的;你的祖辈经历过的“创伤”,会在你的身上“完美”地复制下来;你现在不良的生活方式,也会对基因产生绝对性的影响。也就是说,在一定程度上,你可以改变你的遗传特性。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生命不是由基因决定的。实际上,遗传基因以我们无法想象的方式,影响和塑造着我们的生活。

分子生物学研究揭示,某些环境因素虽然没有改变基因的碱基序列,却会引起基因序列等的特定化学修饰,即表观修饰,进而影响基因表达,且这种表观修饰还可能传递给后代,使子代表现型发生变化,这通常被称为表观遗传。甲基化作用是一种常见的表观修饰,甲基化的工作原理,就是将由氢和碳组成的三叶草状的化合物(—CH3,甲基),附加在DNA上改变基因结构,通过这种方式使细胞按照我们所要求的形式存在和行动,或是继续秉承上一代的要求活动。甲基化作用“标记”对基因的开启或关闭会带来癌症、糖尿病或出生缺陷,也能影响基因表达而让我们更健康、更长寿。

正因为表观遗传学效应对生物演化、适应环境有着重要的作用,它造成的适应性状改变势必应该被遗传下来。内地人进入高原往往会产生严重的高原反应。研究发现,胚胎期或者发育期高原低氧有可能引起表观遗传的改变,导致机体对高原的长期适应。另一方面,一些环境造成的伤害也是遗毒甚远,哪怕当初的环境改变并没有持续。上世纪80年代,研究者追踪瑞典某小镇从小有暴食习惯的男性,发现他们孙辈的平均寿命竟比同龄正常进食男性的孙辈短32年。

案例表明,基因组似乎能够“记忆”它所接触的某些环境影响。表观遗传效应通常只影响成人的体细胞,关闭基因表达或调控基因活性;不过,有些表观遗传也能改变精子和卵细胞,这样就能将获得性状遗传给后代。

1)有人认为“表观遗传效应一定会将表观修饰遗传给后代”,请结合文中内容和你对遗传信息的理解,判断这一观点是否正确,并阐述理由。_______________

2)通过阅读本文关于表观遗传的介绍,如何运用表观遗传学知识指导我们的生活? ___________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