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葡萄糖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最常利用的物质.将一只实验小鼠放入含有放射性18O2气体的容器内,18O2进入细胞一段时间后,可能出现的放射性化合物是( )
A.水
B.二氧化碳
C.丙酮酸
D.水和二氧化碳
【答案】D
【解析】解:根据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是氧气和[H]反应生成水,含有放射性18O2进入细胞后,最先出现的具有放射性的化合物是水.形成的水又可参与水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产生的二氧化碳具有放射性.故选:D.
【题目】小麦的穗发芽影响其产量和品质。某地引种的红粒小麦的穗发芽率明显低于当地白粒小麦。为探究淀粉酶活性与穗发芽率的关系,进行了如下实验。
(1)取穗发芽时间相同、质量相等的红、白粒小麦种子,分别加蒸馏水研磨、制成提取液(去淀粉),并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实验。实验分组、步骤及结果如下:
分组 步骤 | 红粒管 | 白粒管 | 对照管 | |
① | 加样 | 0.5mL提取液 | 0.5mL提取液 | c |
② | 加缓冲液(mL) | 1 | 1 | 1 |
③ | 加淀粉溶液(mL) | 1 | 1 | 1 |
④ | 37℃保温适当时间终止酶促反应,冷却至常温,加适量碘液显色 | |||
显色结果 | +++ | + | +++++ |
步骤①中加入的C是____。显色结果表明:淀粉酶活性较低的品种是____;据此推测:淀粉酶活性越低,穗发芽率越__。若步骤③中的淀粉溶液浓度适当减小,为保持显色结果不变,则保温时间应____。
(2)小麦淀粉酶包括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为进一步探究其活性在穗发芽率差异中的作用,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X处理的作用是使____。若Ⅰ中两管显色结果无明显差异,且Ⅱ中的显色结果为红粒管颜色显著____白粒管(填“深于”或“浅于”),则表明α-淀粉酶活性是引起这两种小麦穗发芽率差异的主要原因。
【题目】水稻斑点叶突变体在叶片或叶鞘上形成类似于病斑的斑点,研究斑点叶突变体对揭示植物的抗病反应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1)经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获得斑点叶突变体s1和s2,分别同野生型杂交,结果如下表所示:
杂交组合 | F1表现型 | F2群体 | |
野生型株数 | 突变型株数 | ||
s1 × 野生型 | 野生型 | 171 | 56 |
s2 × 野生型 | 野生型 | 198 | 68 |
说明突变性状由单一____________性基因控制。
(2)在s1突变位点的上、下游设计引物,PCR扩增后测序,如下图所示:
s1发生的碱基替换是____________。
(3)与野生型相比,s2突变位点具有相应限制酶的识别序列。PCR获得的对应DNA片段用该限制酶处理后电泳,s2的条带是下图中的____________。
(4)结合突变位点进一步分析,s1和s2是水稻E基因突变所致,体现了基因突变的____________性。s1突变使得转录产物加工形成的mRNA编码区域多出4个碱基,从而造成____________。s2突变导致E蛋白中一个苯丙氨酸变成半胱氨酸,已知苯丙氨酸的密码子为UUU、UUC;半胱氨酸的密码子为UGU、UGC,推知s2发生的碱基对替换为____________。
(5)水稻患白叶枯病时会在叶片上出现病斑,已知水稻E基因功能缺失表现出对白叶枯病原菌很好的抗性。为研究s1、s2突变体是否具有抗白叶枯病的性状,设计了如下实验:从每株s1、s2突变体选取发育状况一致的全部展开叶片各1片,接种白叶枯病菌,一段时间后测量并比较病斑的长度。请评价此实验设计的合理性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
(6)基于上述研究成果,提出一种预防白叶枯病的方法。_________
【题目】营养缺陷型大肠杆菌需在基本培养基中添加某些物质才能生长。 A菌株为甲硫氨酸(met-)和生物素(bio-)缺陷型突变体,B菌株为苏氨酸(thr-)、亮氨酸(leu-)、硫胺素(thi-)缺陷型突变体。用A、B两种菌株进行4组实验,培养条件和结果如下图所示。
(1)培养基为细菌生长提供水、无机盐、________。乙组培养基出现菌落的频率为10-7,大肠杆菌单个基因发生突变的几率约为10-7,科学家判断乙组出现菌落不是基因突变的结果,其理由是________。推测基本培养基出现菌落是由于基因的转移和重组,丁组实验结果说明这种基因的转移需要两种菌株细胞________。
(2)科学家用某种药物处理A或B菌株使其停止分裂(但不致死),混合并培养,过程及结果如下。
I:处理过的B菌株+未处理的A菌株→基本培养基上无菌落
II: 处理过的A菌株+未处理的B菌株→基本培养基上有菌落
结果说明两菌株DNA转移的方向是________。
a.AB b.A B c.A B d.不确定
(3)进一步研究发现某些菌株拟核上有一段DNA序列(F因子),其上有复制原点(oriT)。细菌混合后,F因子的一条链由供体菌逐步转移至受体菌,在受体菌中复制后整合到拟核DNA上,发生基因重组。留在供体菌中的F因子单链通过自我复制恢复双链。若无F因子则不能发生DNA转移。
①由此推测上述(2)中实验Ι基本培养基无菌落的原因是________。
②上述DNA转移和复制过程可用下图________表示。
(4)A菌株(met-、bio-)对链霉素敏感,B菌株(thr-、leu-、thi-)具有链霉素抗性。将A、B菌株混合,在不同时间点搅拌混合菌液,以中断DNA转移。之后将各时间点中断转移的菌液接种在含如下物质的基本培养基上选择培养,分别记录出现菌落的最短混合时间。
培养基 | 所含物质 | 最短混合时间 |
1 | 链霉素+亮氨酸(leu)+硫胺素(thi) | 9min |
2 | 链霉素+苏氨酸(thr)+硫胺素(thi) | 11min |
3 | 链霉素+苏氨酸(thr)+亮氨酸(leu) | 18min |
①培养基中均加入链霉素的目的是________。1号培养基出现菌落的原因是____。
②在选择培养基上出现菌落所需的最短混合时间反映了相关基因与oriT间的距离。在下图中oriT右侧画出A菌株thr+、leu+、thi+基因在拟核上的位置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