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图1是某种植物的CO2同化方式,吸收的CO2生成苹果酸储存在液泡中,液泡中的苹果酸经脱羧作用释放CO2用于光合作用;图2表示不同地区A、B、C三类植物在晴朗夏季的光合作用日变化曲线,请据图分析并回答:

(1) 图1代表的植物对应图2中的________(填字母)类植物,图1所示细胞在夜间能产生ATP的场所是__________。图1中苹果酸脱羧后产生的可供线粒体呼吸的物质a是________。该植物夜间能吸收CO2,却不能合成糖类等有机物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有人判断图1所代表的植物可能是仙人掌科植物,其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在上午10:00时,突然降低环境中CO2浓度后的一小段时间内,植物A和植物B细胞中C3含量变化的差异是____________

(4) 图2中m点为曲线B与x轴交点,影响m点向左移动的因素有________。(多选)

A. 植物缺镁  B. 调整温度使之更适宜  C. 天气转阴

D. CO2浓度适当下降  E. CO2浓度适当提高

(5) 实验室探究光照强度对植物C生理代谢的影响时,测得相关代谢数据如下表:

黑暗条件下CO2释放量

光照强度为7.5 klx时O2释放量

1.2 μmol/m2·s

7.2 μmol/m2·s

当光照强度为7.5 klx时,植物C光合作用固定的CO2量是__________

【答案】 A 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丙酮酸 没有光照,光反应不能进行,无法为暗反应提供[H]和ATP 该植物夜间气孔打开吸收CO2,白天气孔关闭防止水分散失,符合仙人掌科植物的特征 植物A基本不变,植物B下降 BE 8.4 μmol/m2·s

【解析】试题分析:分析图1,图1中所示的结构包括了细胞质基质、液泡(右上)、线粒体(右下)、叶绿体(左下);在夜间细胞中的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反应,故不能产生ATP;而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能进行细胞呼吸的相关过程,故能产生ATP;图中CO2在细胞质基质中转化为苹果酸,并暂时贮存于液泡中,苹果酸可进入细胞质基质分解产生CO2进入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没有光照,光反应不能进行,无法为暗反应提供[H]和ATP,故该植物夜间不能合成糖类等有机物。分析图2,从图2曲线可知A类植物在10~16时吸收CO2速率为0,但由于该植物液泡中的苹果酸可进入细胞质基质分解产生CO2进入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同时,该植物也可通过呼吸作用产生的CO2进入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B植物在10点时吸收CO2处于波峰,12点时吸收CO2下降,故10点时C5固定CO2多,12点时C5固定CO2少,因此,中午12时B类植物细胞中C5含量变化与上午10时细胞中C5含量变化相比增多。

(1)图2曲线反映的一天24h内细胞吸收CO2的速率,其中曲线A在夜晚吸收较多,白天因气孔关闭,不能从外界吸收CO2,故其对应图1中所示植物;ATP来源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0→4时没有光照,细胞只能进行呼吸作用,呼吸作用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图1中苹果酸脱羧后产生的可供线粒体呼吸的物质a是丙酮酸;夜间没有光照,光反应不能进行,无法为暗反应提供[H]和ATP,暗反应中C3还原成糖类等有机物的过程不能进行。

(2)仙人掌植物的叶已经退化为针状叶,吸收二氧化碳较少,与图1中所示植物在夜晚吸收CO2较多,白天因气孔关闭,不能从外界吸收CO2的原理较为相似。

(3)由于植物A白天光合作用的二氧化碳不来自大气,因此在上午10:00点时,突然降低环境中CO2浓度后的一小段时间内,植物A光合作用几乎不受影响,细胞中三碳化合物含量基本不变;植物B白天光合作用的二氧化碳来自大气,如果突然降低环境中CO2浓度后的一小段时间内,由于二氧化碳与五碳化合物结合形成三碳化合物速度降低,短时间内三碳化合物还原仍然进行,因此植物B叶肉细胞内三碳化合物含量下降。

(4)图中m表示光补偿点,m点左移表示光补偿点减少,影响其向左移动的因素主要有温度适宜酶的活性升高、二氧化碳供应充足等因素,故选BE。

(5)当光照强度为7.5klx时,植物C光合作用固定的CO2量是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7.2+1.2=8.4μmol/m2s。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进入冬季,部分城市出现严重雾霾,与秸秆野外焚烧有一定关系。为破解秸秆处理瓶颈,微生物专家力图通过微生物降解技术使秸秆能尽快腐烂掉,增加土壤肥力。缓解环境污染。试分析并回答有关问题:

(1)专家研制的降解秸秆的催腐剂是十余种能分解纤维素的霉菌、细菌和酵母菌的组合。其中________在细胞结构上与其他两者不同。

(2)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其中的葡萄糖苷酶可以将__________分解为____________

(3)微生物专家为从发黑的树干上分离出有分解纤维素能力的高产菌株,制备了选择培养基,将菌液进行

一系列_________,从而得到单个菌落, 再采用_________方法进行鉴定,得到下图的菌落。那么,图中降解纤维素能力最强的菌株是____________(填图中序号)。图中所示培养基从物理状态上看,属于_______培养基。

(4)分别取0.1mL已稀释103倍的该菌样液,分别涂布到三个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培养基记录到该菌的菌落数分别为55、56、57,则每升原菌样中该菌的数目为______________

(5)为探究催腐剂在不同条件下对玉米秸秆的分解作用,将经过灭菌处理的秸秆平分成下表的甲、乙、丙三组,均放在无菌环境条件下进行培养,得到如下实验现象:

组别

催腐剂

温度/℃

实验现象

25

第25天落叶还没变化

25

第25天落叶完全腐烂

35

第18天落叶完全腐烂

该实验还存在不完善之处,请你说出其中一点___________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