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6.如图中,曲线①②③分别表示某野生动物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后,其未来所发生的三种可能变化.
(1)曲线①说明其种群栖息地被破坏的程度较轻.当曲线③趋近于零时,对该动物种群宜采取迁地(填“就地”或“迁地”)保护的措施以防止其灭绝.图中阴影部分代表因环境阻力,而在生存斗争中被淘汰的个体数量.
(2)当种群数量对应于d点时,其年龄组成为增长型.

分析 据图分析,当种群数量超过环境容纳量后,出现曲线①、②、③所表示的3种情况,曲线①在原始的环境容纳量附近波动,说明该种群对其栖息地环境的破坏程度较轻;②的环境容纳量低于原始环境容纳量,说明环境有一定程度的破坏;③中生物逐渐灭绝,说明栖息地的环境被完全破坏,该生物已经无法生存,无法实施就地保护措施,只能进行迁地保护.

解答 解:(1)据图分析,当种群数量超过环境容纳量后,出现曲线①、②、③所表示的3种情况,曲线①在原始的环境容纳量附近波动,说明该种群对其栖息地环境的破坏程度较轻;Ⅱ的环境容纳量低于原始环境容纳量,说明环境有一定程度的破坏;③中生物逐渐灭绝,说明栖息地的环境被完全破坏,该生物已经无法生存,无法实施就地保护措施,只能进行迁地保护.图中阴影部分表示被环境阻力淘汰掉的个体,即自然选择发挥了作用.
(2)当种群数量对应于d点时,种群数量增加,其年龄组成为增长型.
故答案为:
(1)①迁地   因环境阻力,而在生存斗争中被淘汰的个体数量   
(2)增长型

点评 本题考查种群数量变化,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8.甘薯和马铃薯都富含淀粉,但甘薯吃起来比马铃薯甜,为探究其原因,某兴趣小组以甘薯块根和马铃薯块茎为材料,在不同温度、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处理30min后,测定还原糖含量,结果表明马铃薯不含还原糖,甘薯的还原糖含量见下表:
处理温度(℃)0102030405060708090
甘薯还原糖含量(mg/g)22.123.325.837.640.547.454.768.945.328.6
(1)淀粉水解为还原糖需要淀粉酶的催化,温度为70℃时甘薯还原糖含量最高,这是因为酶具有最适温度(该酶的最适温度是70℃).
(2)马铃薯不含还原糖的原因可能是不含淀粉酶.
(3)为了确认马铃薯不含还原糖的原因,请完成以下实验:
实验原理:略.
备选材料与用具:甘薯提取液(去淀粉和还原糖),马铃薯提取液(去淀粉),本尼迪特试剂,双缩脲试剂,质量分数为3%的淀粉溶液和质量分数为3%的蔗糖溶液等(请选择需要的材料和用具).
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A、B两支试管,在A管中加入甘薯提取液,B管中加入等量的马铃薯提取液.
第二步:70℃水浴保温5min后,在A、B两支试管中各加入等量淀粉溶液.
第三步:70℃水浴保温5min后,在A、B两支试管中再各加入等量本尼迪特试剂试剂.
第四步:沸水浴加热煮沸2-3min/80-100℃(高温水浴也可;沸水浴也可),观察比较并记录A、B两试管中液体的颜色变化.
实验结果:(提示:只写最可能的情况)A管红黄色,B管蓝色.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