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小麦的穗发芽影响其产量和品质。某地引种的红粒小麦的穗发芽率明显低于当地白粒小麦。为探究淀粉酶活性与穗发芽率的关系,进行了如下实验。
(1)取穗发芽时间相同、质量相等的红、白粒小麦种子,分别加蒸馏水研磨、制成提取液(去淀粉),并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实验。实验分组、步骤及结果如下:
分组 | 红粒管 | 白粒管 | 对照管 | |
① | 加样 | 0.5 mL 提取液 | 0.5 mL 提取液 | C |
② | 加缓冲液(mL) | 1 | 1 | 1 |
③ | 加淀粉溶液(mL) | 1 | 1 | 1 |
④ | 37℃保温适当时间,终止酶促反应,冷却至常温,加适量碘液显色 | |||
显色结果 | +++ | + | +++++ |
步骤①中加入的B和C分别是___________,步骤②中加缓冲液的目的是______,步骤④中D为_____。显色结果表明:淀粉酶活性较高的品种是_______________。
(2)小麦淀粉酶包括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为进一步探究其活性在穗发芽率差异中的作用,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X处理的作用是使_____。若α-淀粉酶活性是引起这两种小麦穗发芽率差异的主要原因,则显色结果为_________。
【答案】0.5mL提取液和0.5mL蒸馏水 控制PH 碘液 白粒小麦 β- 淀粉酶失活 I中两管颜色无明差异,II中红粒管颜色明显深于白粒管
【解析】
考查实验设计和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
根据表格数据分析可以知道实验的单一变量是小麦籽粒,则“加样”属于无关变量,应该保持相同,所以步骤①中加入的C是0.5mL蒸馏水作为对照;加入缓冲液的目的是调节PH,实验的因变量是显色结果,颜色越深,说明淀粉被分解的越少,种子的发芽率越低。
(1)根据表格数据分析可以知道实验的单一变量是小麦籽粒,则“加样”属于无关变量,应该保持相同,所以步骤①中加入B和C分别是0.5mL提取液和0.5mL 蒸馏水;加入缓冲液的目的是调节PH;步骤④中D为碘液,实验的因变量是显色结果,颜色越深,说明淀粉被分解得越少,则种子的发芽率越低;显色结果表明:淀粉酶活性较高的品种是白粒小麦。
(2)据图分析可以知道,X处理的目的是使β-淀粉酶失活。若Ⅰ中两管显色结果无明显差异,且Ⅱ中的显色结果为红粒管颜色显著深于白粒管,则表明α-淀粉酶活性是引起这两种小麦穗发芽率差异的主要原因。
【题目】某同学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测定果蝇幼虫的细胞呼吸速率。实验所用毛细管横截面积为1 mm2,实验开始时,打开软管夹,将装置放入25 ℃水浴中,10 min后关闭软管夹,随后每隔5 min记录一次毛细管中液滴移动的位置,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实验时间(min) | 10 | 15 | 20 | 25 | 30 | 35 |
液滴移动距离(mm) | 0 | 32.5 | 65 | 100 | 130 | 162.5 |
A. 图中X为NaOH溶液,软管夹关闭后液滴将向右移动
B. 在20~30 min内氧气的平均吸收速率为6.5 mm3/min
C. 如将X换成清水,并向试管充入N2即可测定果蝇幼虫无氧呼吸速率
D. 增设的对照实验只需将装置中的X换成清水,并将该装置置于相同的环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