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最近,武鸣伊岭村雅亭屯村民家中水井发现两条盲鱼上个世纪70年代,武鸣县城厢镇夏黄村起凤山太极洞发现这种名为无眼岭鳅盲鱼(研究过程已死亡)。请回答:

(1)在盲鱼发育过程中,幼年有眼,到成年时无眼,这是细胞__________的结果。研究过程死掉的无眼岭鳅直接导致生物多样性中____________多样性的下降。

(2)在水中,一条盲鱼游到另一条盲鱼的上方,它们__________(未构成、构成了)群落垂直结构。若水井受到污染,水井群落极可能发生_________演替。

(3)不同地域的无眼岭鳅因为不存在________隔离,所以属于同一物种。武鸣无眼岭鳅发生进化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

(4)与普通鱼相比,盲鱼接收生态系统中信息种类的___________(信息种类)信息的能力不受影响。

(5)最近发现的无眼岭鳅与上个世纪70年代发现的无眼岭鳅__________(属于、不属于)同一种群,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凋亡(或基因选择性表达) 基因

(2)未构成 次生

(3)生殖 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4)化学

(5)不属于 它们不是同一时间聚集在一起(或它们不聚集在同一区域,或它们不能实现基因交流,其它答案合理也给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从有眼到无眼,眼睛处的细胞发生了凋亡,当然也是细胞分化的结果;无眼岭鳅死亡,他们携带的基因也消失,基因多样性下降。

(2)垂直结构是群落的特征,两条盲鱼的分布,只能是种群内个体的分布空间特征,水井中存在多种生物,再此基础上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3)生殖隔离是区分两个种群是否是同一物种的重要标志;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4)眼睛主要接受光线刺激,于此相关的物理信息和行为信息盲鱼不能正常接受,化学信息接受是鱼的化学感受器。化学信息的接受不受影响。

(5)种群是分布一定区域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不是机械组合,他们之间能基因的交流。现在的无眼岭鳅和70年代的无眼岭鳅不符合该概念。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