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回答下列(一)、(二)小题。
(一)回答泡菜腌制与微生物分离有关的问题
(1)泡菜是利用微生物发酵制成的,为减少泡菜腌制时间,可加入一些陈泡菜汁,这相当于接种已经___________________的发酵菌,发酵产物含有机酸和_________________物质等,还有亚硝酸。若以光电比色法测定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需将制备的待测样液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重氮化反应,产物再与N-1-萘基乙二胺偶联而显色。
(2)现取5mL上述陈泡菜汁用于测定其中的乳酸菌含量,可采取___________方法进行操作:取0.5mL泡菜汁逐级稀释至10-5,取10-4、10-5稀释液各0.1mL,分别接种到固体培养基,置于特定环境培养48h后,菌落计数。若培养结果如下图所示,则5mL陈泡菜汁中乳酸菌约________________个。
(3)除了上述方法之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法可用于陈泡菜汁中乳酸菌的计数。
(二)下图为单克隆抗体制备的基本过程,其中①、②为操作过程。
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过程①需灭活的仙台病毒介导或_______________介导或电融合技术。过程②表示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细胞甲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对细胞乙进行抗体检测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3)体外培养到一定时期的细胞丁会因为_________________和代谢消耗引起营养枯竭,需进行传代培养。获取单克隆抗体可作为_________________,研究相应抗原蛋白的结构、细胞学分布及其功能。
(4)上述全过程需多次细胞克隆培养,下列不属于提高细胞克隆形成率措施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A.添加饲养层细胞 B.添加胎牛血清 C.添加蔗糖 D.使用CO2培养箱
【答案】扩增/扩大培养 醇类 对氨基苯磺酸 (稀释)涂布分离/涂布 7107 血球/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法 比浊(计)法 聚乙二醇/PEG 抗体检测(与克隆培养) 骨髓瘤细胞 获取能够产生相应抗体杂交瘤细胞 细胞密度过大/数量过多 探针 C
【解析】
(一)制作泡菜时所使用的微生物是乳酸菌,代谢类型是异养厌氧型。泡菜中的亚硝酸盐的含量可以用比色法进行测定,原理是在盐酸酸化的条件下,亚硝酸盐和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的染料,将显色反应后的样品与已知浓度标准显色液目测比较,可以大致估算出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
(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1、细胞来源:B淋巴细胞:能产生特异性抗体,在体外不能无限繁殖;骨髓瘤细胞:不产生专一性抗体,体外能无限繁殖。
2、杂交瘤细胞的特点:既能大量增殖,又能产生特异性抗体。
3、两次次筛选:①筛选得到杂交瘤细胞(去掉未杂交细胞以及自身融合的细胞);②筛选出能够产生特异性抗体的细胞群。
4、两次抗体检测:专一抗体检验阳性。
5、提取单克隆抗体:从培养液或小鼠腹水中提取。
6、单克隆抗体的优点: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并可能大量制备。
(一)(1)为减少泡菜腌制时间,可加入一些陈泡菜汁,由于陈泡菜汁中含有大量乳酸菌,所以这相当于接种已经扩大培养了的发酵菌。发酵产物含有机酸和醇类物质等,还有亚硝酸。测定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需将制备的待测样液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产物再与N-1-萘基乙二胺偶联而显玫瑰红色。
(2)计算菌体数量,需要使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所以若测定泡菜汁中的乳酸菌含量,可采取(稀释)涂布分离方法进行操作。取0.5mL泡菜汁逐级稀释至10-5,取10-4、10-5稀释液各0.1mL,分别接种到固体培养基,置于特定环境培养48h后,菌落计数。经统计当稀释至10-5时,菌落平均数是14个,则5ml陈泡菜汁中乳酸菌约14÷0.1×5×105=7x107个。
(3)除了上述方法之外,还有血球/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法、比浊(计)法、光电比色法、用比浊计测、测浑浊度等方法可用于陈泡菜汁中乳酸菌的计数。
(二)(1)图中过程①需灭活的仙台病毒介导或聚乙二醇介导或电融合技术。过程②表示获取能够产生相应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2)骨髓瘤细胞可大量增殖,经免疫的B细胞可分泌抗体,将二者融合可筛选得到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所以图中细胞甲的名称为骨髓瘤细胞。对细胞乙进行抗体检测的目的是获取能够产生相应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3)体外培养到一定时期的细胞丁会因为细胞密度过大和代谢消耗多而引起营养枯竭,此时需转移到其它培养瓶中进行传代培养。获取单克隆抗体可作为探针,研究相应抗原蛋白的结构、细胞学分布及其功能。
(4)细胞培养需要的条件是添加饲养层细胞,添加胎牛血清和使用CO2培养箱,综上所述,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