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剪秋箩是雌雄异株(XY型性别决定)的二倍体高等植物,繁殖能力强,后代数量多。其叶形有宽叶、窄叶两种类型(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有配子致死现象。某科学家在研究剪秋箩叶形性状遗传时,做了如下杂交实验:
杂交(组) | 亲代 | 子代 | ||
雌 | 雄 | 雌 | 雄 | |
1 | 宽叶 | 窄叶 | 无 | 全部宽叶 |
2 | 宽叶 | 窄叶 | 无 | 1/2宽叶、1/2窄叶 |
3 | 宽叶 | 宽叶 | 全部宽叶 | 1/2宽叶、1/2窄叶 |
(1)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可判断剪秋箩窄叶是由 染色体上的 性基因控制。
(2)第1、2组后代没有雌性个体,最可能的原因是 。为进一步证明上述结论,某课题组同学决定对剪秋箩自然种群进行调查。如果在自然种群中不存在 (写表现型)剪秋箩,则上述假设成立。
(3)让第3组子代中的宽叶雌、雄个体进行杂交,其后代中宽叶与窄叶的比例为 。
(4)剪秋萝的花色中红花对白花是显性,且无配子致死现象。现用一株双杂合的宽叶红花雌株与窄叶白花雄株杂交,若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 时,则说明控制剪秋萝叶形和花色的两对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它们的遗传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1)X 隐
(2)窄叶(隐性)基因会使雄配子(花粉)致死 窄叶雌性
(3)7:1
(4)红花宽叶雄株:红花窄叶雄株:白花宽叶雄株:白花窄叶雄株=1:1:1:1
(未写“雄株”不得分) 非同源(或两对、或不同对)
剪秋箩是雌雄异株(XY型性别决定)的二倍体高等植物,有宽叶、窄叶两种类型(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某科学家在研究剪秋箩叶形性状遗传时,做了如下杂交实验:
杂交(组) | 亲代 | 子代 | ||
雌 | 雄 | 雌 | 雄 | |
1 | 宽叶 | 窄叶 | 无 | 全部宽叶 |
2 | 宽叶 | 窄叶 | 无 | 1/2宽叶、1/2窄叶 |
3 | 宽叶 | 宽叶 | 全部宽叶 | 1/2宽叶、1/2窄叶 |
(1)根据上述实验结果,请判断剪秋箩叶形的遗传方式: 是显性,理由是 ;常染色体还是伴X遗传 ,理由是 。
(2)第1、2组后代没有雌性个体,最可能的原因是 。为进一步证明上述结论,某课题组同学决定对剪秋箩自然种群进行调查。如果在自然种群中不存在 (写表现型)的剪秋箩,则上述假设成立。
(3)利用自然种群中各种基因型的剪秋箩,如何在实验室培育出上述自然种群中不存在的剪秋箩?请简要叙述一种培育方案。 。
剪秋箩是雌雄异株(XY型性别决定)的二倍体高等植物,有宽叶、窄叶两种类型(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某科学家在研究剪秋箩叶形性状遗传时,做了如下杂交实验:
杂交(组) | 亲代 | 子代 | ||
雌 | 雄 | 雌 | 雄 | |
1 | 宽叶 | 窄叶 | 无 | 全部宽叶 |
2 | 宽叶 | 窄叶 | 无 | 1/2宽叶、1/2窄叶 |
3 | 宽叶 | 宽叶 | 全部宽叶 | 1/2宽叶、1/2窄叶 |
(1)根据上述实验结果,请判断剪秋箩叶形的遗传方式: 是显性,理由是 ;常染色体还是伴X遗传 ,理由是 。
(2)第1、2组后代没有雌性个体,最可能的原因是 。为进一步证明上述结论,某课题组同学决定对剪秋箩自然种群进行调查。如果在自然种群中不存在 (写表现型)的剪秋箩,则上述假设成立。
(3)利用自然种群中各种基因型的剪秋箩,如何在实验室培育出上述自然种群中不存在的剪秋箩?请简要叙述一种培育方案。
剪秋箩是雌雄异株(XY型性别决定)的二倍体高等植物,有宽叶、窄叶两种类型(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某科学家在研究剪秋箩叶形性状遗传时,做了如下杂交实验:
杂交(组) | 亲代 | 子代 | ||
雌 | 雄 | 雌 | 雄 | |
1 | 宽叶 | 窄叶 | 无 | 全部宽叶 |
2 | 宽叶 | 窄叶 | 无 | 1/2宽叶、1/2窄叶 |
3 | 宽叶 | 宽叶 | 全部宽叶 | 1/2宽叶、1/2窄叶 |
(1)根据上述实验结果,请判断剪秋箩叶形的遗传方式: 是显性,理由是 ;常染色体还是伴X遗传 ,理由是 。
(2)第1、2组后代没有雌性个体,最可能的原因是 。为进一步证明上述结论,某课题组同学决定对剪秋箩自然种群进行调查。如果在自然种群中不存在 (写表现型)的剪秋箩,则上述假设成立。
(3)利用自然种群中各种基因型的剪秋箩,如何在实验室培育出上述自然种群中不存在的剪秋箩?请简要叙述一种培育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