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科研人员以蚕豆为实验材料研究甲醇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1)用两种不同浓度的甲醇溶液处理蚕豆,一段时间后处理组与未处理组植株上典型叶片的大小如图1所示。实验结果表明,浓度为________的甲醇可促进蚕豆叶片生长,因此选取此浓度甲醇进行系列实验。
(2)研究发现,喷施甲醇能够提高叶片的光合速率,且气孔开放程度显著增大,推测甲醇处理增加了_______量,使_________中进行的暗反应的速率提高。
(3)为深入研究甲醇促进气孔开放的作用机理,研究者提取甲醇处理前与处理2h、6 h后叶片细胞中的蛋白,用__________方法特异性检测F蛋白(一种调节气孔的蛋白)的表达量,结果如图2所示。实验结果说明,甲醇处理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有研究表明F蛋白可与细胞膜上H+-ATP酶(可转运H+)结合。研究者制备了膜上含H+-ATP酶的细胞膜小囊泡,并在小囊泡内加入特定荧光染料,质子与荧光染料结合可引起荧光猝灭。在含有上述小囊泡的体系中加入ATP和H+,测定小囊泡内特定荧光的吸光值,得到图3所示结果。
①体系中加入ATP的作用是______。
②由实验结果可知,甲醇处理6h组吸光值比未处理组降低了约_____倍。
(5)综合(3)、(4)研究结果,推测甲醇处理_______,从而改变保卫细胞的渗透压,导致气孔开放程度增大。
【答案】2% CO2吸收 叶绿体基质 抗原-抗体杂交 促进F蛋白基因表达 激活H+-ATP酶,使其转运H+ 3 增加F蛋白表达量,提高细胞膜上H+-ATP酶活性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光合作用的过程以及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的相关知识。据图分析,图1中实验的自变量是甲醇的浓度,因变量是植物叶片的大小,当甲醇浓度为2%,叶片变大,而当甲醇浓度为10%,叶片变小。图2中实验的自变量是甲醇处理的时间,因变量是F蛋白的含量,随着时间的延长,F蛋白逐渐增多。图3中随着甲醇处理时间的延长,相对吸光值减小。
:(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1中当甲醇浓度为2%,叶片变大,而当甲醇浓度为10%,叶片变小,因此应该选择浓度为2%的甲醇进行系列实验。
(2)根据题意分析,喷施甲醇能增加气孔导度,则二氧化碳的吸收量增加,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的暗反应加快,进而提高了叶片的光合速率。
(3)检测产生的蛋白质可以用抗原抗-体杂交法;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2中随着时间的延长,F蛋白逐渐增多,说明甲醇处理可促进叶片细胞中F蛋白基因的表达,且处理6h比2h效果好。
(4)根据题意分析,质子与荧光染料结合可引起荧光猝灭,而图3显示随着甲醇处理时间的延长,相对吸光值减小,说明质子氢进入了囊泡,进而说明H+-ATP酶具有运输H+的功能;同时具有催化ATP水解的功能,为H+的运输提供能量。
(5)综合(3)、(4)研究结果,推测甲醇处理加F蛋白表达量,提高细胞膜上H+-ATP酶活性,从而改变保卫细胞的渗透压,导致气孔开放程度增大。
【题目】请回答下列问题:
(1)某研究小组对甲、乙两种植物的叶肉细胞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相关生理过程进行了测定,得到了下表所示数据(光照强度的单位为千勒克斯,CO2的吸收和释放速率的单位不作要求):
项目 | 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的 光照强度(千勒克斯) | 光饱和时的光照强度(千勒克斯) | 光饱和时植物吸收CO2的速率 | 黑暗条件下CO2 释放的速率 |
甲 | 1 | 3 | 18 | 10 |
乙 | 3 | 8 | 30 | 15 |
当光照强度为2千勒克斯时,甲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O2的去向是________________,乙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O2的去向是___________。当光照强度为8千勒克斯时,乙植物的总光合速率是_____。
(2)下图所示装置可以测定一些生理活动强度(仅考虑以葡萄糖为呼吸作用底物):
①若甲烧杯中为酵母菌培养液,乙烧杯中为NaOH溶液,液滴向左移动,则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可代表_________。
②若甲烧杯中为小球藻培养液,乙烧杯中为_____,装置置于适宜光照强度条件下,液滴向______移动,则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可以代表小球菜净光合作用的强度。
【题目】研究人员发现一株淡绿叶色水稻突变体,测定并比较突变体与野生型的一些指标,得到下图和表中结果。据此作出的推测不合理的是( )
叶绿素含量 (mgg-1) | 类胡萝卜素含量 (mgg-1) | 气孔导度 (molm-2s-1) | |
野生型 | 3.47 | 0.83 | 0.52 |
突变型 | 1.80 | 0.43 | 0.71 |
A.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降低可能导致突变体叶色淡绿
B.突变体光合速率较高的原因是色素中叶绿素所占比例升高
C.气孔开放程度增加导致突变体的暗反应速率高于野生型
D.在相同光强下突变体的光反应速率可能高于野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