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下图为某家族甲、乙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甲病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乙病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已知Ⅲ4 携带甲病的致病基因,正常人群中甲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为 4%。下表是①~④群体样本有关乙病调查的结果,请分析题意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据图分析,甲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判断乙病的遗传方式要根据系谱图及表中的__________类家庭。Ⅲ3 的两对等位基因均为杂合的概率为_________

(2)若Ⅳ1 与一个正常男性结婚,则他们生一个只患乙病男孩的概率是__________。若Ⅳ4 与一个正常女性结婚,则他们生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女孩,她是甲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__________

(3)下列属于遗传咨询范畴的有__________

A.详细了解家庭病史 B.推算后代遗传病的再发风险率C.对胎儿进行基因诊断 D.提出防治对策和建议

(4)若Ⅰ1 同时患线粒体肌病(由线粒体 DNA 异常所致),则Ⅱ2、Ⅱ3__________(填“均患该病”、“ 均不患该病”或“无法确定”)。若Ⅲ2 同时患克氏综合征,其性染色体为 XXY,其两条 X 染色体分别来自外祖父和外祖母,说明Ⅲ2 患克氏综合征的原因是__________

(5)若乙病遗传情况调查中共调查 1000 人(其中男 500 人,女 500 人),调查结果发现患者25 人(其中男 20 人,女 5 人),如果在该人群中还有 15 个携带者,则 b 基因的频率是__________

【答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2/3 497/4000 22/71 ABD 均患该病 2形成卵细胞过程中的减数第一次分裂两条X染色体未分离 3%

【解析】

分析系谱图:12都不患甲病,但他们有一个患甲病的儿子(2),说明甲病是隐性遗传病,但I1的儿子正常,说明甲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34都不患乙病,但他们有患乙病的孩子,说明乙病是隐性遗传病,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也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1)根据系谱图分析可知:甲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是隐性遗传病。乙病为隐性遗传病,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也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再结合表格中②号家庭中“母病子病,父正女正”的特点可知,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就甲病而言,3的父母均为Aa,则其基因型及概率为1/3AA2/3Aa;就乙病而言,3的基因型为XBXb。因此,3两对等位基因均为杂合的概率为2/3×1=2/3

2)从患甲病角度分析,3的基因型及概率为1/3AA2/3Aa4携带甲病的致病基因,则4的基因型为Aa,可推知后代为AA的概率为1/3×1/2+2/3×1/4=1/3Aa的概率为1/3×1/2+2/3×1/2=1/2,则IV1Aa的概率为Aa/AA+Aa=3/5。正常人群中甲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为4%,因此IV1与人群中一个正常男性结婚,后代患甲病的概率为3/5×4%×1/4=3/500;从患乙病角度分析,3的基因型为XBXb4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则4的基因型为XBY,可推知IV1的基因型及概率为1/2XBXB1/2XBXb,其与正常男性婚配,后代患乙病的概率为1/2×1/2=1/4。因此,若IV1与一个正常男性结婚,则他们生一个只患乙病男孩的概率是(1-3/500)×1/4×1/2=497/4000。就甲病而言,IV4AA的概率为2/5Aa的概率为3/5,其与一个正常女性结婚(正常人群中甲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为4%,即AA的概率为96%Aa的概率为4%),则他们所生孩子的基因型为AA的概率为2/5×96%+2/5×4%×1/2+3/5×96%×1/2+3/5×4%×1/4Aa的概率为2/5×4%×1/2+3/5×96%×1/2+3/5×4%×1/2,则他们所生表现型正常的女孩是甲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为Aa/AA+Aa=22/71

3)遗传咨询的内容和步骤:医生对咨询对象进行身体检查,了解家庭病史,对是否患有某种遗传病作出诊断;分析遗传病的传递方式;推算出后代的再发风险率;向咨询对象提出防治对策和建议,如终止妊娠、进行产前诊断等,ABD正确。故选ABD

4)线粒体中DNA的遗传特点是母系遗传,即母病子全病。因此,若I1同时患线粒体肌病(由线粒体DNA异常所致),则23均患病。若2同时患克氏综合征,其性染色体为XXY,其两条X染色体分别来自外祖父和外祖母,说明2的两条X染色体都来自母亲2,且为一对同源染色体,则其患克氏综合征的原因是2形成卵细胞过程中的减数第一次分裂两条X染色体未分离。

5)假设乙病遗传情况调查中共调查1000人(其中男性500人,女性500人),调查结果发现患者25人(其中男性20人,女性5人),如果在该人群中还有15个携带者,则b基因的频率是b/B+b=20+5×2+15/500+500×2)×100%=3%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科研人员以蚕豆为实验材料研究甲醇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1)用两种不同浓度的甲醇溶液处理蚕豆,一段时间后处理组与未处理组植株上典型叶片的大小如图1所示。实验结果表明,浓度为________的甲醇可促进蚕豆叶片生长,因此选取此浓度甲醇进行系列实验。

2)研究发现,喷施甲醇能够提高叶片的光合速率,且气孔开放程度显著增大,推测甲醇处理增加了_______量,使_________中进行的暗反应的速率提高。

3)为深入研究甲醇促进气孔开放的作用机理,研究者提取甲醇处理前与处理2h6 h后叶片细胞中的蛋白,用__________方法特异性检测F蛋白(一种调节气孔的蛋白)的表达量,结果如图2所示。实验结果说明,甲醇处理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有研究表明F蛋白可与细胞膜上H+-ATP酶(可转运H+)结合。研究者制备了膜上含H+-ATP酶的细胞膜小囊泡,并在小囊泡内加入特定荧光染料,质子与荧光染料结合可引起荧光猝灭。在含有上述小囊泡的体系中加入ATPH+,测定小囊泡内特定荧光的吸光值,得到图3所示结果。

①体系中加入ATP的作用是______

②由实验结果可知,甲醇处理6h组吸光值比未处理组降低了约_____倍。

5)综合(3)、(4)研究结果,推测甲醇处理_______,从而改变保卫细胞的渗透压,导致气孔开放程度增大。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