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对某生物体细胞的细胞核中的DNA含量进行测定,在细胞周期中每个细胞核或细胞中DNA含量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纵坐标为每2个核或细胞中DNA相对量,横坐标为细胞周期,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表示,此期的主要特征是 .
(2)图中B-C表示 ,此期的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数目之比为 .
(3)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好时期在[ ]一[ ]之间.
(4)染色单体形成在[ ]一[ ]之间,消失在[ ]一[ ]之间.
(5)CD与DE时期的染色体数目之比为 ,DNA数目之比为 .
(1)图中A-B表示,此期的主要特征是
(2)图中B-C表示
(3)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好时期在[
(4)染色单体形成在[
(5)CD与DE时期的染色体数目之比为
考点: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专题: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细胞周期中每个细胞核中DNA含量的变化曲线,其中AB段表示分裂间期;BC段表示前期;CD段表示中期;DE段表示后期;EF段表示末期.
解答:
解:(1)图中AB段表示有丝分裂间期,此期细胞中主要进行DNA的复制和相关蛋白质的合成,
(2)BC段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对应于图中BC段,此时期,细胞质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数目之比为1:2:2.
(3)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好时期,对应于图中的CD段.
(4)染色单体从有丝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后出现到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后消失,因此染色单体形成在AB段,消失在DE段.
(5))CD表示中期,此时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DNA是体细胞的2倍,DE表示后期,此时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2倍,DNA也是体细胞的2倍,因此这两个时期的染色体数目之比为1:2.DNA数目之比为1:1
故答案为:
(1)DNA复制和相关蛋白质合成
(2)有丝分裂前期 1:2:2
(3)[C]-[D]
(4)[A]-[B][D]-[E]
(5)1:2 1:1
(2)BC段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对应于图中BC段,此时期,细胞质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数目之比为1:2:2.
(3)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好时期,对应于图中的CD段.
(4)染色单体从有丝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后出现到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后消失,因此染色单体形成在AB段,消失在DE段.
(5))CD表示中期,此时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DNA是体细胞的2倍,DE表示后期,此时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2倍,DNA也是体细胞的2倍,因此这两个时期的染色体数目之比为1:2.DNA数目之比为1:1
故答案为:
(1)DNA复制和相关蛋白质合成
(2)有丝分裂前期 1:2:2
(3)[C]-[D]
(4)[A]-[B][D]-[E]
(5)1:2 1:1
点评: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及变化规律,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含量的变化,能准确判断图中各阶段代表的时期,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2012年4月14~20日是第十八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主题是“科学抗癌,关爱生命--饮食与癌症”,旨在引导公众正确认识癌症发生的高危因素、癌症的预防和治疗,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膳食.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发霉和烤焦的食品中含有多种化学致癌因子 |
B、烟草中的致癌物质可诱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 |
C、癌细胞容易发生转移进而侵袭机体周围正常组织细胞 |
D、癌细胞因膜上的糖蛋白增多易被效应T细胞识别而裂解 |
洋葱是高中生物实验常用的实验材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用紫色洋葱表皮细胞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时,可清晰地观察到原生质层的厚度 |
B、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压片时盖玻片上加载玻片目的是防止气泡产生 |
C、用洋葱的正常叶进行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时,加无水乙醇是为了溶解叶绿体中的色素 |
D、用高倍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时,需先调节粗准焦螺旋,再调节细准焦螺旋 |
(单选)塔赫他间主张被子植物的祖先应是( )
A、本内苏铁 | B、种子蕨 |
C、木兰目 | D、买麻藤纲 |
如图甲表示北极磷虾的种群特征,图乙是某时期该磷虾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图不能作为控制人口数量的依据 |
B、图甲中d点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
C、图乙为c点后该磷虾年龄组成曲线 |
D、对种群密度进行研究可指导渔业捕捞强度的确定 |
在高等动物体细胞的增殖过程中,不会发生的是( )
A、DNA含量的变化 |
B、中心粒的复制 |
C、细胞板的形成 |
D、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 |
2011年9月25日,中国男篮运动员在取得武汉亚锦赛决赛的胜利后,血浆中乳酸浓度下降是由于( )
A、乳酸与NaHCO3反应产生CO2 |
B、乳酸与Na2CO3反应产生CO2 |
C、乳酸与NaH2PO4反应生成H3PO4 |
D、乳酸与Na2HPO4反应生成H3PO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