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世界上首只体细胞克隆猴“中中”于2017年底在中国诞生,意味着中国将率先建立起可有效模拟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下图为科研人员培育克隆猴“中中”的流程图,请据图回答:
(1)研究人员利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成功克隆了“中中”,该过程体现的原理是_____。
(2)为了获得较多的卵母细胞需要对供体注射__________,收集并选取处在_____时期的卵母细胞用于核移植。
(3)采集猕猴胚胎组织块,用__________处理获得分散的成纤维细胞,放置于37℃的CO2培养箱中培养,其中CO2的作用是___________。
(4)核移植后,克隆猴“中中”的诞生还需利用_____、_____现代生物工程技术。
(5)在现有技术条件下,还不能将从动物体内分离出来的成熟的体细胞直接培养成一个新个体,而是必须将体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未受精的卵细胞中才能发育成新个体,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
A.卵细胞大,便于操作
B.卵细胞含有的营养物质多
C.卵细胞的细胞质可使体细胞核全能性得到表达
D.重组细胞才具有全能性
【答案】动物体细胞核的全能性 促性腺激素 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或MⅡ中期) 胰蛋白酶 维持培养液的pH 早期胚胎培养 胚胎移植 C
【解析】
由图可知,克隆猴“中中”的培育过程是:借助动物细胞核移植技术,将胎儿成纤维细胞的细胞核与去核的卵母细胞重组形成重组细胞,激活重组细胞,使其完成分裂和发育进程,形成胚胎;再借助胚胎移植技术将克隆胚胎移植到受体动物的子宫里继续发育,进而得到克隆猴“中中”。动物细胞核移植技术的基础是动物细胞培养技术。
(1)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的原理是动物体细胞核的全能性。
(2) 对供体注射促性腺激素,使其超数排卵,可以获得较多的卵母细胞。卵母细胞发育至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或MⅡ中期)才能用于核移植。
(3) 将采集的猕猴胚胎组织块分散为单个的成纤维细胞,可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动物细胞在培养过程中,培养箱中CO2的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pH。
(4) 核移植后得到的是重组细胞,将重组细胞培养成重组胚胎离不开早期胚胎培养技术;重组胚胎需借助胚胎移植技术移入到受体动物的子宫里继续发育,才能得到克隆后代(克隆猴“中中”)。
(5) A、卵细胞大,便于操作,不是重组细胞能发育成新个体的原因,A错误;
B、卵细胞含有的营养物质多,可为早期胚胎发育提供营养,但不是重组细胞能发育成新个体的原因,B错误;
C、卵细胞的细胞质中合成与分裂、分化有关的物质能刺激融合后的重组细胞进行分裂分化,形成重组胚胎,可使体细胞核全能性得到表达,C正确;
D、并非只有重组细胞才具有全能性,D错误。
故选C。
【题目】为研究赤霉素(GA)和脱落酸(ABA)在种子萌发中的作用,科学家利用拟南芥突变体进行系列实验,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表。据实验结果推测,错误的是( )
拟南芥 | 野生型 | 野生型 | 突变体1 | 突变体1 | 野生型 | 突变体2 | 突变体2 |
处理方式 | MS培养基 | MS培养基+一定量GA拮抗剂 | MS培养基 | MS培养基+一定量GA | MS培养基+一定量ABA | MS培养基 | MS培养基+一定量ABA |
种子萌发与否 | -- | -- | -- |
A. 突变体1是GA受体异常突变体
B. 突变体2是ABA受体异常突变体
C. 野生型种子萌发时内源ABA含量很低
D. GA与ABA在此过程中有拮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