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为探究植物甲的光合特性,研究人员测定了植物甲在光、暗条件下CO2吸收速率,结果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在有光条件下,植物甲与一般高等植物相同,其叶绿体可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参与这过程的两类色素为_____________,其中高等植物的_____________的合成需在光照条件下进行。

2)在黑暗条件下,植物甲通过_____________(生理过程)产生CO2据实验结果曲线图分析,暗期植物甲的CO2吸收总量_____________(填“大于0”,“小于0”,“等于0”),这与一般高等植物不同。经进一步测定植物甲中酸性物质的含量变化,结果发现,酸性物质的含量在暗期上升,光期下降,结合曲线图推测最可能的原因是CO2能够在暗期转化为_____________储存起来,在光期释放出来。

3)在暗期,植物甲不能将CO2转化为糖类物质等光合产物,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

【答案】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 叶绿素 细胞呼吸 大于0 酸性物质 暗期没有光反应提供的ATP[H]

【解析】

图示表示光暗条件交替进行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光照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须的条件,从图中看出在黑暗条件下,该植物能够吸收少量的CO2,在光气,植物吸收CO2的量增加。

1)叶绿体中的光合色素中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能够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叶绿素的合成需要在光照条件下才能完成。

2)据图分析,黑暗条件下,植物甲通过细胞呼吸产生并释放CO2,但实验结果显示,暗期植物甲CO2吸收总量始终大于0。酸性物质的含量在暗期上升,光期下降,说明暗期吸收的二氧化碳能够被植物甲转化为酸性物质储存起来,在光期释放出来就行光合作用。

3)由于暗期没有光反应提供的ATP[H],所以不能将CO2转化为糖类等光合产物。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当土地停止耕种时,演替便开始了,最早入侵耕地的植物称为先锋植物,先锋植物的出现是演替开始的标志。随着演替的发展,弃耕地周围环境中的物种逐渐向弃耕地中扩散。在自然状态下,演替会使植被得以恢复,最终发展为稳定的生态系统。生态学家在研究某弃耕地区群落演替过程中,对不同时期群落的丰富度指数进行了统计。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弃耕土地上的演替属于_________类型。土地在经数年精耕细作之后,以往植被的痕迹往往被彻底清除,同时创造出一种新的生态环境,这种环境不仅适于作物,还适于不受耕作抑制的杂草生长,所以最早入侵弃耕土地的先锋植物是___________

2)随着演替的发展,物种数量增多,群落内不同植物种群之间的_______关系明显加剧,依据曲线图,请描述物种丰富度在50a内的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经研究调查发现,群落中有一部分植物能在自然条件下无性繁殖,属于克隆植物。在群落演替的中后期,这些克隆植物占据优势地位,与大部分非克隆植物相比,克隆植物能通过分株之间的连接物实现资源共享,有效地提高了克隆植物的环境适应能力,这种现象叫生理整合。请据此推测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曲线下降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自然条件下,这片弃耕土地最终发展成为森林生态系统,在森林中自下而上分别有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这属于群落的__________________,这种结构显著提高了群落________的能力。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