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下图表示某酶的作用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
B.该酶的活性受温度和pH的影响
C.该酶催化的过程中有氢键的形成和断开
D.该酶不能催化蛋白质或脂肪水解
【答案】A
【解析】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有催化功能的物质,绝大多数是化学本质,少数酶是RNA,称为核酶。核酶可通过催化靶位点RNA链中磷酸二酯键的断裂,特异性地剪切底物RNA分子,从而阻断靶基因的表达。酶活性受强酸、强碱、高温、重金属盐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A、该酶为核酶,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A错误;
B、该酶的活性受温度和pH的影响,B正确;
C、该酶与底物之间碱基互补配对时有氢键的形成,底物释放时有氢键的断开,C正确;
D、该酶催化的是RNA,不能催化蛋白质或脂肪水解,D正确。
故选A。
【题目】某学校研究小组利用叶面积相等的 a、b 两种植物的叶片分别进行了以下两组实验(假设两组实验在相同且适宜的温度下进行,且忽略光照对呼吸作用的影响):
实验一:将a、b两种植物的叶片分别放置在相同的密闭小室中,给予充足的光照,利用红 外测量仪每隔5min测定小室中的CO2浓度,结果如图1所示。
实验二:给予不同强度的光照,测定a、b两种植物叶片的C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结果如图2所示。请据两图分析回答:
(1)当实验一从开始经过10min,a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比b植物_____。
(2)实验二中,若给予的光照强度为x klx(A<x<B),每日光照12小时,一昼夜中b植物的干重将_____。
实验三:图 A 是某地农民蔬菜大棚内一昼夜CO2浓度的变化情况;图B是某实验小组为测定某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而设计的实验装置。请回答:
(3)图A中E点时叶肉细胞产生的O2的扩散路径是_____。
(4)若图B中乙装置是为排除环境因素的干扰而设置的对照组,则其与甲装置的区别应 为_____。
(5)若实验进行1小时后,乙装置中红墨水滴向右移动了0.5cm,而甲装置在测定光合作用强度时移动了4.5cm,测定呼吸作用强度时移动了2.5cm,则在昼夜恒温的条件下,给予适宜光照12小时,黑暗12小时,则一昼夜该植物体葡萄糖的积累量是_____cm(用红墨水的移动距离表示)。
实验四:绣线菊是一种常见的园林栽培灌木,花色绚丽,品种繁多。
(6)研究发现植物能对温度的变化做出适应性改变。另外将15℃生长的绣线菊A和绣线 菊B置于10℃下低温处理一周,分别测定两种植物低温处理前后最大光合速率、光补偿点 以及叶肉细胞叶绿体内蛋白质表达量的变化(如下表 )。
①结合表中数据,概括绣线菊A在低温处理前最大光合速率高于绣线菊B的原因:_____。
蛋白质 序号 | 蛋白质名称或功能 | 绣线菊 A | 绣线菊 B | ||
处理前表达量 | 处理后表达量变化 | 处理前表达量 | 处理后表达量变化 | ||
① | ATP合成酶 | 0.45 | 不变 | 0.30 | 下降 |
② | 固定二氧化碳的 X酶 | 0.18 | 下降 | 0.14 | 不变 |
③ | 传递电子 | 0.52 | 下降 | 0.33 | 下降 |
④ | 固定二氧化碳的 Y酶 | 0.14 | 不变 | 0.00 | 上升 |
②运用已有知识,结合表中数据分析低温处理后两种绣线菊最大光合速率下降的共同原因 是:原因一_____;原因二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