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6.人感染乳头瘤病毒(HPV)可诱发宫颈癌等恶性肿瘤,为制备抗HPV病毒的疫苗,将HPV外壳蛋白L1基因与运载体连接,导入受体细胞,受体细胞将目的基因转录和翻译出L1蛋白,这样就获得了疫苗的有效成分.研究机构为评估某种HPV疫苗的效果,在志愿者中进行接种.一段时间后,统计宫颈出现癌前病变(癌变前病理变化,可发展为恶性肿瘤)的人数,结果见表.
组别接种物总人数癌前病变人数
A
(接种前未检出HPV DNA)
A1对照剂786383
A2疫苗78484
B
(接种前检出HPV DNA)
B1对照剂1125126
B2疫苗1121125
(1)人体接种该疫苗后,L1蛋白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一旦HPV侵入机体,记忆(B)细胞会迅速繁殖、分化,产生大量抗体.这些抗体与游离HPV结合,阻止HPV吸附(或侵入)宿主(人体)细胞.所以A2组出现癌前病变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
(2)B1组人群中出现癌前病变的比例显著高于A1组,据此推测感染HPV是诱发癌前病变的因素之一.
(3)B2组与B1组人群中出现癌前病变的比例没有明显差异,原因可能是该疫苗未能明显诱导细胞免疫清除体内HPV.
(4)在特异性免疫中,T细胞可产生淋巴因子,受到抗原刺激的B细胞可在该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参与体液免疫过程.

分析 分析表格:表中为在志愿者中进行接种,一段时间后,统计宫颈癌出现癌前病变的人数,接种前未检出HPV的DNA时,对照组和实验组差异显著;接种前检出HPV的DNA时,对照组和实验组没有明显差异.

解答 解:(1)HPV外壳蛋白L1基因表达产生的L1蛋白作为疫苗,人体接种该疫苗后,L1蛋白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和记忆细胞,一旦HPV侵入机体,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这些抗体与游离HPV结合,阻止HPV吸附宿主细胞.所以,A2组出现癌前病变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
(2)由表中数据可知,B1组和A1组的自变量为是否感染HPV,结果B1组出现癌前病变的比例显著高于A1组,据此推测感染HPV是诱发癌前病变的因素之一.
(3)B2组与B1组人群出现癌前病变的比例没有明显差异,原因可能是该疫苗的作用主要是诱导体液免疫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不能明显诱导细胞免疫清除体内HPV.
(4)在特异性免疫中,T细胞可产生淋巴因子,受到抗原刺激的B细胞可在该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参与体液免疫过程.
故答案为:
(1)L1蛋白    记忆(B)细胞    吸附(或侵入)宿主(人体)细胞
(2)A1
(3)细胞
(4)淋巴        抗体

点评 本题结合图表,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探究实验,要求考生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功能,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掌握探究实验的原理,能据此分析表中数据,提取有效信息并得出正确的结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6.H7N9型禽流感是一种新型禽流感,于2013年3月底在上海和安徽两地率先发现.H7N9型禽流感是全球首次发现的新亚型流感病毒,流感疫苗的种子株一般采用自然重组技术或反向遗传技术制备,浙大的“种子株”就是利用反向遗传技术制备出来的,在临床上除了需要用疫苗预防外,对感染者还需要用相应的抗体进行治疗.以下是某制药厂根据下面流程图生产预防和治疗H7N9型禽流感病毒相应抗体的过程.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若A细胞是小鼠骨髓瘤细胞,则B细胞是取自感染H7N9型禽流感后的人体内的细胞,促进d过程的诱导剂,在动植物细胞融合时共用的是聚乙二醇(PEG),小白鼠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能融合在一起,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特点.
(2)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都是起源于细胞.这种相同细胞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产生稳定差异的过程,叫做细胞分化.
(3)鼠的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后,在培养时通过有丝(有丝/减数)分裂方式大量繁殖.要观察融合后的细胞中的染色体形态、数目,可用一定浓度龙胆紫的处理.
(4)假设仅考虑某两个细胞的融合,则可形成3种类型的C细胞,因此需用培养基筛选出选择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特异性抗体(填特点)的D细胞用于培养.D细胞的名称是杂交瘤细胞(杂交细胞).
(5)理论上,注射了抗体的人不能长期对H7N9型禽流感病毒进行免疫,原因之一是该病毒的变异(突变)频率快.
(6)单克隆抗体的优点是特异性强、灵敏度高.请说明单克隆抗体的主要应用:①作为诊断试剂;②用于治疗疾病和运载药物.(说出其中两个作用)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