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在调查某小麦种群时发现T(抗锈病)对t(易感锈病)为显性,在自然情况下该小麦种群可以自由交配,据统计TT为20%,Tt为60%,tt为20%,该小麦种群突然大面积感染锈病致使全部的易感锈病小麦在开花之前全部死亡。计算该小麦在感染锈病之前与感染锈病之后基因T的频率分别是多少

A. 50%和50% B. 50%和62.5%

C. 62.5%和50% D. 50%和100%

【答案】B

【解析】

基因频率是指在种群基因库中某一基因占该种群中所有等位基因的比例;显性基因的基因频率=显性纯合子的基因型频率+杂合子基因频率÷2,隐性纯合子的基因频率=隐性基因的基因型频率+杂合子基因频率÷2。

由题意可知,小麦在感染锈病之前的基因型频率是:TT=20%,Tt=60%,tt=20%,T的基因频率为:T=20%+×60%=50%;感染锈病之后基因tt个体全部死亡,该种群的基因型频率是:TT=20%÷(20%+60%)×100%=25%,Tt=60%÷(20%+60%)×100%=75%,因此感染锈病之后基因T的频率是;T=25%+×75%=62.5%,综上分析,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1)逆转录病毒转染法是目前将目的基因导人细胞的最有效的方法。山中伸弥于2006年把c-Myc等4个关键基因通过逆转录病毒转入小鼠的皮肤成纤维细胞,诱导其变成多能干细胞——iPS细胞。在该技术中,逆转录病毒作为___________(基因工程的工具),它利用外壳蛋白与受体细胞表面的___________相互识别而感染皮肤成纤维细胞。若想提高转化效率,可利用___________技术改造病毒外壳蛋白。

(2)脂质体介导基因转移的效率很高,是植物转基因技术中常用的方法之一。脂质体是一种用卵磷脂等物 质制备的中空膜泡状结构的人工膜。传统的脂质体是将磷脂、胆固醇或其他脂类的乙醚溶液加入到DNA溶液中,经特殊处理得到单层或双层的带DNA的脂质体小泡,被受体细胞内吞而实现基因转移。

①脂质体能介导基因转移的原理是细胞膜具有一定的________,转移前植物受体细胞首先要_________

②从理论上分析,脂质体对受体细胞___________(填“有”或“无”)选择性。

③若带有DNA的脂质体小泡导入动物体,能否使受体产生免疫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小鼠皮肤细胞培养的基本过程如图所示,在细胞培养过程中要在细胞培养液中添加一定量的___________,以防止培养过程中的污染;丙过程中得到的细胞一般为___________(填“正常”或“不正常”)核型。

【题目】为了验证叶片光合作用受到光质的影响,请用所提供的实验材料与用具,在给出的实验步骤的基础上,继续完成实验步骤的设计和预测实验结果,并对你的预测结果进行分析。

(1)实验材料与用具:小烧杯三只、三棱镜(注释:白光通过三棱镜色散形成红光、黄光、绿光等单色光)、打孔器、注射器、40 W灯泡、烧杯、富含CO2的NaHCO3稀溶液(为光合作用提供原料)、绿叶(如菠菜叶)。 (实验过程中光照和温度等条件适宜,空气中O2和CO2在水中的溶解量忽略不计)

(2)实验步骤:

①取生长旺盛的绿叶,用直径为1cm的打孔器打出小圆形叶片30片(注意避开大的叶脉)。

②将圆形叶片置于注射器内,并让注射器吸入清水,待排出注射器内残留的空气后,用手堵住注射器前端的小孔并缓缓拉动活塞,使小圆形叶片内的气体逸出。这一步骤可重复几次。

③将内部气体逸出的小圆形叶片,放入黑暗处盛有清水的烧杯中待用(这样的叶片因为细胞间隙充满水,所以全都沉到水底)。

④取三只小烧杯,分别倒入20mL___________,并分别向3只小烧杯中各放入___________

⑤用40W灯泡照射,三棱镜色散形成___________分别作用于三只小烧杯。

⑥观察并记录同一时间段内各实验装置中___________

(3)预测结果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果讨论:增强单色光光照强度,能否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___________;试在同一坐标图中画出不同类型的单色光(光质)照射下,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强度的关系曲线来说明这个问题。

_______________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