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下图 1、2 表示两种不同的生物处于有丝分裂某时期的细胞图像,图 3 表示有丝分裂的 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的 DNA 含量变化的情况;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 1 细胞处于有丝分裂_____期,其染色体、染色单体数目分别是_____

(2)判断图 2 属于_____细胞的有丝分裂,除了具有细胞壁外,其_____的形成方式与 图 1 不同。

(3)图 3 中 cd 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图 2 所示的时期,位于图 3 的_____段。

【答案】 8、0 高等植物 纺锤体(或纺锤丝) 着丝粒分裂 bc

【解析】

本题考查动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的过程、图像的不同、染色体和DNA物质含量的变化,是对学生基本知识和分析问题、归纳概括、识图能力的考查。

(1)图 1 细胞没有细胞壁,没有染色单体,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细胞两极可知是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的后期,此时含有8条染色体,没有染色单体。

(2)图 2 细胞有细胞壁,有染色单体,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没有中心体,此细胞是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中期;植物细胞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前期纺锤体的形成方式与动物细胞不同,末期形成子细胞的方式也不同。

(3)图3表示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在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每条染色体上有染色单体故含有两个DNA,后期着丝点分裂,没有单体,每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DNA。ab段表示有丝分裂间期DNA的复制,bc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cd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原因是后期着丝点分裂,de表示有丝分裂末期;图 2 所示的时期有丝分裂的中期,位于图 3 的bc段。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为了探究某种淀粉酶的最适温度,某同学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

步骤甲:取12支试管,分为6组,每组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0.1mL该淀粉酶溶液和2mL5%淀粉溶液;

步骤乙:将每组淀粉酶溶液和淀粉溶液混合并摇匀;

步骤丙:将6组试管分别在0℃、20℃、40℃、60℃、80℃、100℃的水浴中保温一段时间。

步骤丁:将装有混合溶液的6支试管(分别编号A、B、C、D、E、F)分别放回原温度的水浴锅中保温,每隔1分钟从各支试管中取出一滴反应液,滴在比色板上,加1滴碘液显色。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原理:淀粉在淀粉酶的催化作用下分解成还原糖;淀粉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用碘液可检测淀粉,根据__________来判断淀粉酶的活性。

(2)该实验正确的操作步骤是__________ (用“甲乙丙丁”及“箭头”表示)。

(3)纠正实验步骤后进行操作。一段时间后,当D组试管中的反应物与碘液混合开始呈棕黄色时,各组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

A

B

C

D

E

F

处理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结果

+++

++

+

棕黄色

++

+++

(“+”表示蓝色的深浅程度,“+”越多表示蓝色越深)

分析,上述实验结果,可以得出该淀粉酶的最适温度范围是____

(4)在本实验中,各组溶液的pH要保证___

(5)下图①是pH对该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曲线,图②是将上表实验结果绘制成的曲线(且实验是在pH为b时进行的),试在图②中绘出pH为a时可能的实验结果。_____

可见,改变pH____(填“影响”或“不影响”)该酶的最适温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