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三峡水库蓄水后,当地政府加强了库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使沿岸植被覆盖率进一步提高,有效减少了水土流失。

1)宜昌大老岭是三峡库区的一座国家森林公园,境内有丰富的植物、鸟类和兽类资源,是旅游观光的好去处,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价值。

2)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国家大力投入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三峡库区的森林植被得到了有效的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是三峡库区某河流段的三个营养级(甲、乙、丙)的能量流动示意图,其中a~j表示能量值。若甲为第一营养级,则a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与丙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可表示为_________(用图中字母和计算符号表示)。f________(填“包括”或“不包括”)丙粪便中食物残渣的能量。能量在流动过程中逐级递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直接 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c/b×100% 包括 各营养级生物的同化量一部分会通过呼吸作用消耗掉,还有一部分能量传递给分解者

【解析】

1、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1)直接价值:如动植物为人类提供的粮食、油料、蔬菜、水果、肉、奶、蛋及许多药物等;

2)间接价值:生物多样性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净化环境、改良土壤、涵养水源及调节气候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3)潜在价值:人类所认识和利用的是生物的一小部分,大量的野生生物的使用价值目前还不清楚,它们具有巨大的潜在使用价值。

2、能量流动的过程:

1)自身呼吸消耗、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和热能;

2)流向下一营养级;

3)残体、粪便等被分解者分解;

4)未被利用:包括生物每年的积累量,也包括动植物残体以化学燃料形式被储存起来的能量。

即一个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呼吸消耗的能量+被下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分解者利用的能量+未被利用的能量。

2)旅游观光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2)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3a表示甲(生产者)同化的能量,能量传递效率是指下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和上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之比,所以乙与丙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可表示为c/b×100%;丙粪便中食物残渣的能量不属于丙同化的能量,属于乙同化的能量,所以f包括了丙粪便中食物残渣的能量;在能量流动过程中各营养级生物的同化量一部分会通过呼吸作用消耗掉,还有一部分能量传递给分解者,所以能量在流动过程中逐级递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某患者因血尿入院检查,医生诊断为肾小球性血尿,患者遗传系谱如图1

1)据图1分析,Ⅱ-2所患疾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_。若Ⅰ-1和Ⅰ-2生育第三个孩子,则患病概率为_________

2)经检查,Ⅱ-2视力和听觉也出现广泛受损,经诊断为Alport综合征(简称AS)。AS的发病与Ⅳ型胶原蛋白基因突变有关,这种胶原蛋白广泛分布于机体各组织,构成组织基底膜。研究者进一步对Ⅰ-1和Ⅱ-2编码Ⅳ型胶原蛋白的基因进行测序,结果如图2所示。

①Ⅳ型胶原蛋白的突变基因中,有三十余种基因突变都会导致该蛋白不同程度失效,这些基因突变的出现是由于基因突变具有_________性。与正常人的碱基序列相比较,Ⅱ-2的基因突变是由_________引起的。

②Ⅱ-2的患病较重,而父亲(Ⅰ-1)仅有轻度血尿症状,视力和听觉正常。从测序结果分析,Ⅰ-1体内肾脏细胞和皮肤、毛囊细胞中编码型胶原的基因序列_________(填写相同不同)。那么,Ⅰ-1仅有轻度血尿症状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

3)随着现代医学发展,该病患者经对症治疗可较好地控制病情。若Ⅲ-2和一个健康男性婚配后,希望生育不携带致病基因的后代,医生可对用于人工受精的卵子(编号①~④号)形成过程释放的极体中致病基因位点进行遗传检测(不考虑交叉互换),结果如下表。

编号

遗传信息-

-GATTGGTTATT- -CTAACCAATAA-

-GATTGGTTATT- -CTAACAAATAA-

-GATTGTTTATT- -CTAACCAATAA-

-GATTGTTTATT- -CTAACAAATAA-

来源

第二极体

第二极体

第一极体

第一极体

正常基因模板链:- -GATTGGTTATT-

依据表中结果,医生应选择编号为_________的卵进行人工受精,得到的受精卵发育为早期胚胎后移植到Ⅲ-2子宫内,可实现生育不携带致病基因后代的目的。请依据减数分裂的知识,解释医生这样选择的依据:_________

4)该项技术可以有效保证遗传病患者或者遗传病致病基因携带者家庭生育不含致病基因的后代,大幅降低家庭和社会的养育成本。有同学认为可以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将人群中某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均改造为正常基因,杜绝该种遗传病的发生。你认为这位同学的观点是否合理?请陈述理由:_________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