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质粒能成功转入植物细胞,并将质粒上的一部分外源DNA整合到植物细胞的DNA中。如图表示利用质粒进行转化获得抗除草剂大豆的过程。请据图分析回答:
(1)过程②将目的基因导入质粒后,需要经过_______________使质粒与目的基因切口黏合。
(2)整合了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在组成上还含有启动子、终止子和_______。
(3)过程③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过程④运用了细胞工程中的_________________技术,该技术的理论依据是_______________;在该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关键步骤是利用含有一定营养和激素的培养基诱导植物细胞进行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5)为了检测通过④过程获得的幼苗是否具有抗除草剂的特性,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DNA连接酶 标记基因 农杆菌转化法(或花粉管通道法或基因枪法) 植物组织培养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 再分化 对幼苗喷施除草剂,观察其生长情况
【解析】
依据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携带外源基因的质粒除了含有外源基因外,还包括启动子、终止子、复制原点和标记基因,标记基因是指其表达的性状容易检测的基因,因此标记基因的作用是鉴别受体细胞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从而将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胞筛选出来,构建携带外源基因的质粒时,需要使用的工具酶是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1)过程②为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过程,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首先应用限制酶切割含有目的基因的外源DNA分子和运载体,其次还要用DNA连接酶将目的基因和运载体进行连接。
(2)基因表达载体中除含有抗除草剂基因、标记基因外还必需有启动子、终止子和复制原点共五部分构成,其中标记基因的作用是鉴别受体细胞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从而将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胞筛选出来。
(3)过程③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受体细胞的常用方法是农杆菌转化法,其原理是农杆菌中Ti质粒上的T—DNA可转移至受体细胞,并整合到受体细胞的染色体DNA上。也可以用花粉管通道法或基因枪法。
(4)过程④将组织细胞培养成个体需要利用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即经过脱分化与再分化过程发育成转基因大豆幼苗。其理论基础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在培养过程中,除添加必要的营养物质,还需要向培养基中添加植物生长调节剂等物质,作用是诱导植物细胞进行脱分化和再分化。
(5)为了检测通过④过程获得的幼苗是否具有抗除草剂的特性,可从个体的水平进行检测,采用的方法为:用相应除草剂喷洒待测大豆幼苗植株,观察其生长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