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1表示叶肉细胞内发生的卡尔文循环及三碳糖磷酸转变为淀粉和糖的情况,叶绿体内膜上的磷酸转运器所转运的两种物质严格按照1:1的量进行2是根据光质和CO2浓度对植物净光合速率的影响实验所得数据绘制的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的卡尔文循环发生在叶绿体的__________中,影响该过程的主要环境因素有_____

2)叶绿体内膜上的磷酸转运器,每转入一分子磷酸必定同时运出一分子________,叶肉细胞合成的蔗糖被相关酶水解为_________,再被转入各种细胞利用。

3)图2a点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细胞器有_______b点数据大于c点的原因是___

4)光合作用旺盛时,许多植物合成的糖类通常会以淀粉的形式临时储存在叶绿体中,假如以大量可溶性糖的形式存在,则可能导致叶绿体_____________

【答案】基质 CO2浓度、光照强度、温度 三碳糖磷酸 葡萄糖和果糖 叶绿体和线粒体 叶绿体色素主要吸收红光,而吸收的黄光较少 吸水涨破

【解析】

1.图1表示植物叶肉细胞光合作用的碳反应、蔗糖与淀粉合成代谢途径,合成淀粉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图中叶绿体内膜上的磷酸转运器转运出1分子三碳糖磷酸的同时转运进1分子Pi(无机磷酸),合成蔗糖的场所是细胞溶胶即细胞质基质。
2.分析图2,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光质和CO2浓度,因变量是净光合速率。
3.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对其他波长的光吸收相对较少。

(1)卡尔文循环属于暗反应阶段,故图1中的卡尔文循环发生在叶绿体的基质中,影响该过程的主要环境因素有CO2浓度、光照强度、温度等。
(2)由图1可知:磷酸转运器,每转入叶绿体中一分子磷酸,就会转出一分子三碳糖磷酸,在叶绿体外三碳糖磷酸会脱去磷酸形成蔗糖,在叶绿体内三碳糖磷酸会脱去磷酸形成淀粉。蔗糖被水解的产物是葡萄糖和果糖。
(3)图2中的a点时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叶绿体中的光合作用可以产生ATP,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呼吸作用也可以产生ATP。故此时产生ATP的细胞器是叶绿体和线粒体。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对黄光的吸收很小,所以红光组的光合速率大于黄光组,故b点数据大于c点。

(4)光合作用合成的糖类,如以大量可溶性糖的形式存在,使得叶绿体渗透压升高引起吸水,而过度吸水则可能导致叶绿体吸水涨破。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酵母菌为兼性厌氧型单细胞真菌,某研究小组用它进行了如下三组实验。图1为在注射器中加入5mL含酵母菌的培养液,吸入10mL空气后加塞密封,一段时间后,发现针筒内的气体体积增加。图2为①号、②号试管均加入3mL蒸馏水和少许0.1%溴香草酚蓝(简称BTB)溶液,直至溶液呈蓝色时为止。图3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将酵母菌培养液稀释10倍后,用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进行计数,观察到的视野。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实验起初一段时间内,针筒内的气体体积未发生变化,但溶液中有气泡产生,该种气体产生的场所是_________。实验一段时间后,发现针筒内的气体体积开始增加,此时,酵母菌细胞开始进行_____________呼吸。

2)图2中,①号试管内溶液颜色变化是由蓝色变成________,设置②号试管的作用是作为________________

3)若要证明图1、图2两组装置中释放的气泡是酵母菌所产生的,都需要设置一个对照组同步实验,对照组的设置为另取一相同装置,将容器中含酵母菌的培养液换成_________,其他条件相同。

(4)“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为减小实验误差,取样前需将培养液______:滴加样液之前需在计数室上方____________:计数时,应待酵母菌_________再记数。依据图3结果,估算培养液中酵母菌密度为____________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