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回答以下有关酶的问题:
(1)由图1曲线,可知:当pH从5上升到7,酶活性的变化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2中A点后酶促反应的速率不再增加,其限制性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
(3)以下是一个有关酶的实验,根据表格内容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操作步骤 | 操作方法 | 试管A | 试管B | 试管C |
1 | 加淀粉溶液 | 2mL | 2mL | 2mL |
2 | 加淀粉酶溶液 | 1mL | 1mL | 1mL |
3 | 温度处理 | 60℃ | 100℃ | 0℃ |
4 | 加碘液 | 2滴 | 2滴 | 2滴 |
①表中为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实验。
②请指出实验操作步骤存在的问题?_____(单选)
A.酶的量过少 B.实验步骤顺序错误 C.温度梯度设置过大
③该实验能不能用斐林试剂检测实验结果的颜色?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试管B的实验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酶是蛋白质,_____________________,使其活性丧失。
【答案】先升后降 酶数量 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B 不能 检测会改变温度,干扰实验结果 溶液成蓝色 高温破坏蛋白质空间结构
【解析】
1.分析题图曲线可知:
图1表示温度、PH对酶活性的影响,纵轴表示底物的剩余量,在相同的时间内,底物剩余量越多,说明酶的活性越弱;由题图可知,不同PH下,酶的最适宜温度相同,PH为5、6、7时,PH为6时酶活性最高,PH为5和7时,酶活性都小于PH为6时,说明酶的最适宜PH在5~7之间;
图2是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由题图曲线可知,在一定的范围内随底物浓度升高,酶促反应速率增大,当反应物浓度达到饱和时,底物浓度增大,反应速率不变,此时限制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可能是酶浓度、酶的活性等;
图3是在底物足量的情况下,酶促反应速率与酶浓度之间的关系,由题图曲线可知,在底物足量的情况下,酶促反应速率与酶的浓度呈正相关。
2.分析表格信息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因变量是淀粉水解的程度,原理是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碘遇淀粉变蓝色,淀粉酶活性越强,淀粉水解越多,蓝色越浅。
(1)由分析可知,该酶的适宜PH在5~7之间,因此当pH从5上升到7,酶活性先上升后下降。
(2)图2中A点后酶促反应的速率不再增加,说明限制A点之后的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不再是底物浓度,主要的限制因素可能是酶的数量。
(3)①由分析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因变量是酶活性,因此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②由表格信息可知,设置自变量时先将淀粉和淀粉酶混合,再进行温度处理,这样在达到预设温度之前,酶可能已经发挥作用,应该先将淀粉溶液和淀粉酶溶液在各自的温度条件下保温一段时间,再将两者混合,故选B。
③斐林试剂使用时需要水浴加热,这会改变实验中的预设温度,影响实验结果,所以不能用斐林试剂检测实验结果。试管B的温度是100℃,由于淀粉酶本质是蛋白质,高温会破坏蛋白质空间结构,使酶失活,淀粉不被分解,所以滴加碘液后试管中的颜色为蓝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