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新型冠状病毒表面的S蛋白是主要的病毒抗原。研究人员为研制S蛋白疫苗,做了如下实验,请回答:
(1)过程①是______________,过程②是______________,过程③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2)采用PCR技术获得大量的S基因进行体外扩增,其前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便根据这一序列合成引物。PCR过程所需的酶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上述过程⑥得到的蛋白制备的疫苗比④效果更好,从细胞结构差异的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
(4)利用S蛋白为抗原制备单克隆抗体,运用的生物工程技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项即可)
【答案】逆转录 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钙离子诱导法 有一段已知的S基因的核苷酸序列 Taq酶(或热稳定DNA聚合酶) 真核细胞具有内质网、高尔基体,可以对核糖体合成的多肽链进行剪切、折叠、加工、修饰等处理 动物细胞融合、动物细胞培养
【解析】
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第一步:目的基因的获取
第二步: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①目的: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并且可以遗传至下一代,使目的基因能够表达和发挥作用。
②组成: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复制原点
第三步: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第四步: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
①首先要检测转基因生物的染色体DNA上是否插入了目的基因,方法是采用 DNA分子杂交技术。
②其次还要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方法是采用用标记的目的基因作探针与 mRNA杂交。
③最后检测 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方法是从转基因生物中提取 蛋白质,用相应的 抗体进行抗原-抗体杂交。
(1)由图可知,过程①是RNA合成DNA的过程,为逆转录,过程②是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过程③是把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受体细胞为细菌,常用的方法是钙离子诱导法。
(2)采用PCR技术获得大量的S基因进行体外扩增,其前提是有一段已知的S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以便根据这一序列合成引物。PCR过程所需的酶是Taq酶(或热稳定DNA聚合酶)。
(3)通过上述过程⑥是通过真核细胞得到的蛋白制备的疫苗比④细菌作为受体细胞得到的疫苗效果更好,从细胞结构差异的角度分析,原因是真核细胞具有内质网、高尔基体,可以对核糖体合成的多肽链进行剪切、折叠、加工、修饰等处理。
(4)利用S蛋白为抗原制备单克隆抗体,运用的生物工程技术有动物细胞融合、动物细胞培养。
【题目】生活在沙漠、高盐沼泽等环境中的多肉植物(如仙人掌、瓦松等),为适应环境它们夜间气孔开放,白天气孔关闭,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固定CO2,使光合作用最大化,下图为瓦松部分细胞的生理过程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a、b均为气体,b发挥作用的具体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图中物质A为____________。
(2)若晴朗的上空出现了日全食(时长7min),与正常日照时相比,植物叶肉细胞中PGA的合成速率__________________(填“上升”、“下降”或“基本不变")
(3)夜间瓦松能吸收CO2合成C6H1206吗?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4)若将一株瓦松置于密闭装置内进行遮光处理,用CO2传感器测定装置中CO2的变化速率,以此作为该植物的呼吸速率,这种做法不合理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5)科学家通过对绿色植物转换CO2的研究中知道;①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绿色植物对外界CO2的转换为定值(实际光合作用消耗的CO2量=外界CO2量×转换率+呼吸作用CO2释放量);②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利用的CO2来自于外界与呼吸作用两方面。已测得呼吸作用释放CO2为0.6μmol/h,现用红外测量仪在恒温、不同光照下测得如下的数据(净光合量、总光合量都用葡萄糖表示)
1.2 | 2.4 | 3.6 | 4.8 | ||
光照强度(klx) | 1 | 0 | 0 | 0 | 0 |
2 | 0.17 | 0.34 | 0.51 | 0.68 |
当光照强度为2klx、净光合量为0.34μmol/h时,植物从外界吸收CO2为____________μmol/h。设外界CO2浓度为12μmol/h,则该条件下绿色植物的总光合量为______________μmol/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