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I.下图1代表自然界中处于不同分类地位的六种体现生命现象的单位。图中I~Ⅵ绘出了各自区分其他种生物的标志结构,请回答
(1)图1中 I~Ⅵ 的生物共同具有的化合物是_________________。
(2)判定图1中 I 所示的是动物细胞而不是高植物细胞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若I是一种嗅觉细胞,它只拥有一种类型的气味受体,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1中②和⑥在膜结构上的不同点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2点)。
(4)若图1中的I是一种干细胞,则由I细胞到形成多个卵细胞的过程,必须经过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_分裂。若图1中 I 细胞是胰腺细胞,则结构③所起的主要作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已有研究显示,引起图1中I所示细胞代表的生物产生肿瘤的生物致癌因子是图1中6类生命形态中的[ ]______________。
(6)图2中图A、图B在其上发生的生理过程,除了产生图中所示的物质外,同时还能产生______________等物质。
II.苯酚是工业生产排放的有毒污染物质,自然界中存在着降解苯酚的微生物。某工厂产生的废水中含有苯酚,为了降解废水中的苯酚,研究人员从土壤中筛选,获得了只能降解利用苯酚的细菌菌株,筛选的主要步骤如图3所示,其中①为土壤样品。请回答:
(7)如图3,②中的培养基中应加入_______作为碳源;③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8)④为对照、微生物在④中不生长、在⑤中生长,④与⑤培养基的主要区别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可以在⑥上获得单菌落。采用固体平板培养细菌时为什么要进行倒置培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设计一个简单实验,比较不同菌株降解苯酚能力的大小。_________________。
III.水华与蓝细菌爆发有关。科研人员尝试利用某种细菌限制蓝细菌的数量,相关实验的示意图如图4,图中①~⑥表示实验步骤。请仔细读图并分析回答:
(10)不同于硅藻,蓝细菌在细胞结构上最大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图4中①过程培养基的成分包括________________,此外还需要的条件适宜温度和_________等。
(11)图4中⑤实验组在每个培养皿中做三个重复实验,可采取的做法是:___________。
(12)蓝细菌通常呈蓝绿色。观察实验结果,发现培养皿中出现褪色空斑,说明____________。
【答案】核酸(RNA分子) I有中心体,无细胞壁和叶绿体;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增加膜面积的方式、膜的种类 有丝分裂和减数 将细胞分成许多小空间,并与蛋白质的加工、运输有关 [V]病毒 ATP 苯酚 用于分离、鉴定(计数、保藏) ④的培养基中没有加入苯酚作为碳源, ⑤的培养基中加入苯酚作为唯一碳源 稀释涂布平板或平板划线 防止冷却后形成的水珠滴落在培养基上污染培养基 用同样苯酚浓度的培养液培养不同菌株,一定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苯酚含量 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水和无机盐 光照 在每个培养皿中,选择三个不同位置,各滴加等量菌液;在每个培养皿中,选择三个不同位置,各滴加等量的、不含溶藻细菌的溶藻细菌培养液 蓝细菌被溶藻细菌裂解(死亡)
【解析】
I.(1)图中Ⅵ类病毒是一类环状闭合的单链RNA分子,所以图1中 I~Ⅵ 的生物共同具有的化合物是核酸(RNA分子)。
(2)图1中 I 所示细胞有中心体,无细胞壁和叶绿体,由此判断I是动物细胞;受体的化学本质是糖蛋白,此受体只存在于嗅觉细胞,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3)图1中②线粒体和⑥叶绿体在膜结构上的不同点表现为增加膜面积的方式:线粒体通过内膜向内凹陷形成嵴增大膜面积,叶绿体增大膜面积的方式是由类囊体膜垛叠形成基粒;膜的种类:线粒体分内膜、外膜,叶绿体有内膜、外膜、类囊体膜。
(4)若图1中的I是一种干细胞,经有丝分裂产生卵原细胞,再经减数分裂形成卵子。若图1中 I 细胞是胰腺细胞,则结构③内质网所起的主要作用的是:内质网内与核膜相连,外与细胞膜相连起联系整个细胞、将细胞分出许多小空间,并与蛋白质的加工、运输有关。
(5)致癌因子有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生物致癌因子,引起图1中I所示细胞代表的生物产生肿瘤的生物致癌因子是图1中6类生命形态中的[V]病毒。
(6)图2中A是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B是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除了产生图中所示的物质外,同时还能产生ATP。
II.(7)本实验的目的是筛选降解利用苯酚的细菌菌株,实验所用的培养基应是以苯酚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图3,②中的培养基中应加入苯酚作为碳源;③的作用是对菌种进行分离、鉴定、计数或保藏。
(8)若④是对照组,⑤是实验组,由于⑤中培养基中苯酚为唯一碳源微生物在⑤中生长,④培养基中没有加入苯酚做碳源,在④中不生长;分离菌种获得单菌落常用的接种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或平板划线法;采用固体平板培养细菌时,培养基冷却后形成的水珠滴落在培养基上会污染培养基,所以要将培养皿倒置培养。
(9)本实验的目的是比较不同菌株降解苯酚能力的大小,因此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的菌株,苯酚的起始浓度是无关变量,因此实验的思路是:同样浓度的苯酚培养液培养不同菌株,一定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苯酚的含量。
III.(10)硅藻属于真核生物,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显著的特点是没有成型的细胞核;由于蓝细菌是自养生物,因此,图4中①过程培养基的成分包括水、无机盐;此外还需要的条件适宜温度和光照等。
(11)本实验的实验目的是用某种细菌限制蓝细菌的数量,根据实验目的设计实验步骤,图4中⑤实验组在每个培养皿中做三个重复实验,可采取的做法是在每个培养皿中选择三个不同的位置,各滴加等量的菌液;在每个培养皿中选择三个不同的位置,各滴加等量的不含溶藻细菌的溶藻细菌培养液。
(12)观察发现培养皿中出现褪色空斑,说明蓝细菌被溶藻细菌裂解(死亡)。
【题目】图显示肝脏组织中的一部分,包括肝脏细胞和一条毛细血管,据图回答问题。
(1)在方框内的横线上写出液体A和B的名称,并用箭头表示两者物质交换的关系。
_____
(2)图中红细胞能维持正常的形态,这主要与所处液体A的_____有关,而后者大小与液体A中_____________的多少有关。
(3)若在节食24小时后,进食一顿午餐,其中包括饭、牛肉和牛奶。一小时后,测定血管G和血管H内的血液成分,结果如表
表 进食后1h的不同血管中的血液成分
氨基酸浓度(mg/100cm3) | 尿素浓度(mg/100cm3) | |
血管G | 10.2 | 29.0 |
血管H | 7.5 | 34.0 |
血管G和血管H之间,氨基酸浓度的下降与尿素浓度的上升是否有关?__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午餐4小时后,测定血管G和血管H内血糖,血管____内血糖高,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
(5)若流经图4中毛细血管的血液即将出肝脏,则能在血管H中找到的物质有_____。
A.胆汁 B.尿素 C.极低密度脂蛋白D.二氧化碳 E.低密度脂蛋白 F.乳糜微粒
(6)图中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是由于动脉内壁上多余的__________和其它脂质的堆积而增厚引起的疾病,进而引起高血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