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凋亡细胞具有细胞体积变小,位于质膜内侧的磷脂酰丝氨酸(PS)外翻等异常特征。为研究白细胞介素-1()对诱导红细胞凋亡的影响,用1ng/ml浓度的处理小鼠红细胞,实验结果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示结果,该实验设计的可变因素为______,实验结论为______。
(2)经分析,造成6h和12h组结果的原因,可能与该实验未能完全模拟血浆中多种细胞因子协同作用有关。为此,需增加的实验是______组。
(3)若要进一步探究0.1ng/ml、1ng/ml、10ng/ml浓度的对红细胞体积的影响有何不同,请设计实验结果记录表。______
(4)为了检测外露的磷脂酰丝氨酸(PS),常加入带荧光标记的抗体与之特异性结合,如下图所示。
①在人体内,血清中的抗体是由______细胞分泌的。
②方法B中,可结合多个抗体b的原理是______。
③与方法A相比,方法B的优点是______。
【答案】有无、作用时间 可诱导红细胞凋亡;在12h内,作用不明显,作用时间大于24h,则随时间作用增强 其它细胞因子 不同浓度的IL-1对红细胞体积的影响结果记录表
6h | 12h | 24h | 48h | |
对照组 | ||||
0.1 ng/ml | ||||
1ng/ml | ||||
10ng/ml |
效应B 抗体a上有多个抗体b的结合位点 荧光更强,便于检测
【解析】
1、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白细胞介素-1(IL-1)对诱导红细胞凋亡的影响,实验设计要求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
2、抗体是指机体由于抗原的刺激而产生的具有保护作用的蛋白质。它(免疫球蛋白不仅仅只是抗体)是一种由浆细胞(效应B细胞)分泌,被免疫系统用来鉴别与中和外来物质如细菌、病毒等的大型Y形蛋白质,仅被发现存在于脊椎动物的血液等体液中,及其B细胞的细胞膜表面。抗体能识别特定外来物的一个独特特征,该外来目标被称为抗原。
(1)根据图示,红细胞体积随着IL-1作用时间的延长在24小时后逐渐变小,PS外翻红细胞比例随着IL-1的作用时间的延长在24小时明显变大,由此可知,该实验设计的存在“有无IL-1、作用时间”两个可变因素,由以上实验结构,可推断出的实验结论为可诱导红细胞凋亡;在12h内,作用不明显,作用时间大于24h,则随时间作用增强。
2、经分析,造成6h和12h组结果的原因,可能该实验未能完全模拟血浆中多种细胞因子协同作用有关。为此,在IL-1单独处理实验组外,还需增加含有血浆中多种细胞因子的实验组即IL-1+其它细胞因子组。
(3)根据实验设计的对照原则及单一变量原则,若要进一步探究0.1ng/ml、1ng/ml、10ng/ml浓度的对红细胞体积的影响有何不同,需在题干中实验设计的基础上,改变IL-1的浓度处理红细胞,并在6h,12h,24h,48h时分别记录红细胞的体积,实验结果记录表设计详见参考答案。
(4)①抗体是指机体由于抗原的刺激而产生的具有保护作用的蛋白质。它(免疫球蛋白不仅仅只是抗体)是一种由浆细胞(效应B细胞)分泌的。
②由方法B中可看出,抗体a通过先于抗体b结合,再与荧光分子结构,抗体a上可结合多个抗体b的原因是抗体a上有多个抗体b的结合位点。
③与方法A相比,由于利用方法B能够结合的荧光分子更多,从而使荧光更强,便于坚持测。
【题目】地沟油最大的来源为城市饭店下水道的隔油池,用脂肪酶处理地沟油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为获得高产脂肪酶的菌株,并将其应用于含地沟油的污水处理,某研究小组进行了一些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欲分离筛选出能分泌脂肪酶的细菌,应配制以脂肪为____________的固体培养基,这种培养基从功能上看属于____________培养基。
(2)经过稀释,在平板上加入0.1mL稀释液并涂布,经适当时间培养后,在平板上计数菌落,据此可计算出每毫升培养液中的活菌数。这种计数方法得到的结果一般比实际值偏小,其原因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经上述实验得到如下表所示的结果:
稀释倍数 | 101 | 102 | 103 | 104 | 105 | 106 |
培养 结果 | ||||||
计数 (平均值) | 难以计数 | 难以计数 | 难以计数 | 159 | 17 | 2 |
为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选择表中的稀释倍数为____________的平板进行统计。某同学认为“稀释操作时,可以将1mL培养液加适量无菌水直接稀释至所选择的稀释倍数,这样可以简化步骤,省去梯度稀释的麻烦。”该同学的说法是否合理?请判断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