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在需氧呼吸过程中,能量释放最多的阶段是 (  )

A. 葡萄糖转变为丙酮酸和[H]B. 丙酮酸与H2O结合

C. 丙酮酸转变成CO2[H]D. [H]和氧结合生成水

【答案】D

【解析】

有氧呼吸的过程:
①C6H12O62丙酮酸+4[H]+能量(合成2个ATP);场所为细胞质基质。②2丙酮酸+6H2O6CO2+20[H]+能量(合成2个ATP);场所为线粒体基质。③24[H]+6O212H2O+能量(合成34个ATP);场所为线粒体内膜。

有氧呼吸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葡萄糖酵解产生丙酮酸和还原氢,同时释放少量能量、合成少量ATP;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还原氢,同时释放少量能量、合成少量ATP;第三阶段是还原氢与氧气结合形成水,同时释放大量能量、合成大量ATP。综上分析,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角膜环状皮样瘤(RDC)会影响患者视力甚至导致失明。图1为调查的某RDC家系图。

(1)此家系代代都有患者,初步判断RDC为______性遗传病。请说明致病基因不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的理由:______

(2)研究发现RDC患者的P蛋白仅中部的第62位氨基酸由精氨酸变为组氨酸,据此推测患者P基因由于碱基对______而发生突变。

(3)Cyclin D1是细胞周期调控基因,P蛋白能结合Cyclin D1基因的启动子,调控其转录。为研究突变型P蛋白是否还有结合Cyclin D1基因启动子的功能,设计了3种DNA探针:能结合P蛋白的放射性标记探针(A)、能结合P蛋白的未标记探针(B)、未标记的无关探针(C),按图2的步骤进行实验,结果如图3。

请将图2使用探针的情况填入下表i、ii、iii处(填“不加”或“A”或“B”或“C”),完成实验方案。

分组

步骤

野生型P蛋白

突变型P蛋白

1

2

3

4

5

6

步骤1

不加

i _____

ii ______

不加

同i

同ii

步骤2

A

A

iii ______

A

A

同iii

图3结果说明突变型P蛋白仍能结合Cyclin D1基因启动子,判断的依据是______

(4)P基因在HeLa细胞(宫颈癌细胞)中不表达。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稳定表达野生型P基因的HeLa细胞系(甲)和稳定表达突变型P基因的HeLa细胞系(乙),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各组细胞Cyclin D1基因表达水平,结果如图4。

实验结果说明______

(5)综合以上研究,从分子水平解释杂合子患病的原因______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