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2分)回答下列生命科学实验的问题。
洋葱(2n=16)为二倍体植物。为比较不同处理方法对洋葱根尖细胞分裂指数(即视野内分裂期细胞数占细胞总数的百分比)的影响,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相关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洋葱的老根去除,经水培生根后取出。
②将洋葱分组同时转入浓度为0.01%、0.1%秋水仙素溶液中,分别培养24h、36h、48h;秋水仙素处理停止后再转入清水中分别培养0h、12h、24h、36h。
③剪取根尖,用卡诺固定液(用3份无水乙醇、1份冰乙酸混匀)固定8h,然后将根尖浸泡在1mol/L盐酸溶液中5~8min。
④将根尖取出,放入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漂洗。
⑤用石碳酸-品红试剂染色。
⑥制片、镜检;计数、拍照。
不同方法处理后的细胞分裂指数(%)如下表,分析回答问题。
秋水仙素溶液浓度(%) | 分裂指数 (%) 时间(h) | 清水培养时间(h) | |||
0 | 12 | 24 | 36 | ||
0.01 | 24 | 10.71 | 13.68 | 14.19 | 14.46 |
36 | 9.94 | 11.99 | 13.59 | 13.62 | |
48 | 7.98 | 10.06 | 12.22 | 11.97 | |
0.1 | 24 | 7.74 | 9.09 | 11.07 | 10.86 |
36 | 6.12 | 7.87 | 9.98 | 9.81 | |
48 | 5.97 | 6.68 | 7.98 | 8.56 |
1.使组织细胞易于分散开
2.先在低倍镜下找到理想视野,再换上高倍镜观察
3.碱性 4.随机观察多个视野
5.①0.01% ②0.01%秋水仙素溶液诱导24h,再在清水中培养36h
③如设秋水仙素质量分数为自变量 秋水仙素处理24h后,不用清水培养
(2分)(可以根据自变量的设定而改变图形,只要正确均得分)
6.秋水仙素抑制纺锤体的形成,阻碍有丝分裂,但复制后的染色体正常分离,导致细胞内染色体数量加倍。(也可能是观察到处于分裂后期的正常细胞)(2分)
解析
(9分)生命科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没有观察和实验,生命科学不可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请利用生命科学实验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用图1所示的显微镜进一步放大观察图2中的d细胞,需要将玻片向 方移动,转动 (填序号),使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若要进行染色体计数,应选用图2中的 (填字母)细胞。
(2)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从盖玻片一侧滴入30%的蔗糖溶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引流,却迟迟引不过去。这往往是因为盖玻片下的清水中残留气泡 |
B.将班氏试剂加入到蔗糖溶液中,加热后出现砖红色沉淀 |
C.将肝脏研磨液煮沸冷却后,加入到过氧化氢溶液中立即出现大量气泡 |
D.植物有丝分裂实验中用20%盐酸染色的目的是使细胞中的染色体染上颜色 |
请回答下列有关生命科学实验的问题。
(1)在低倍镜及高倍镜下看到以下洋葱根尖细胞图,做“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时,主要观察图_▲ 处的细胞;图B细胞所在区域称为_▲ 区。
(2)某同学按下表所示制成临时装片进行有关实验。请回答以下问题:
组别 |
材料 |
实验条件 |
观察内容 |
A |
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 |
清水、解离液、0.3 g /mL蔗糖溶液 |
质壁分离 |
B |
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 |
0.3 g/mL蔗糖溶液 |
质壁分离 |
①上述实验中用引流法滴加蔗糖溶液,目的是_▲ 。
②在A组实验中,显微镜下看不到质壁分离现象,原因是_▲ 被破坏,失去了选择透过性。
③用B组实验方法测定某种植物叶表皮细胞液的浓度。分别将8片相同的叶表皮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10分钟后,分别将每一叶片表皮制成临时装片并在显微镜下观察。在约20个细胞的视野范围内,对呈现质壁分离现象的细胞进行计数,所得结果如下表:
蔗糖浓度(mol/dm3) |
质壁分离细胞的数目 |
视野范围内观察到的细胞总数 |
0.00 0.05 0.10 0.15 0.20 0.25 0.30 0.35 |
0 0 0 1 3 16 19 21 |
22 20 18 20 20 20 19 21 |
利用上表在答卷纸的坐标中绘出曲线图_▲ ,表示呈现质壁分离细胞的百分率与蔗糖溶液浓度的关系。
(3)下图为三个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如果A、B、C三个细胞处于同一浓度的溶液中,图中各细胞的细胞液
浓度依次是_▲ 。图中标号①指的物质是_▲ 。
(12分)回答下列生命科学实验的问题。
洋葱(2n=16)为二倍体植物。为比较不同处理方法对洋葱根尖细胞分裂指数(即视野内分裂期细胞数占细胞总数的百分比)的影响,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相关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洋葱的老根去除,经水培生根后取出。
②将洋葱分组同时转入浓度为0.01%、0.1%秋水仙素溶液中,分别培养24h、36h、48h;秋水仙素处理停止后再转入清水中分别培养0h、12h、24h、36h。
③剪取根尖,用卡诺固定液(用3份无水乙醇、1份冰乙酸混匀)固定8h,然后将根尖浸泡在1mol/L盐酸溶液中5~8min。
④将根尖取出,放入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漂洗。
⑤用石碳酸-品红试剂染色。
⑥制片、镜检;计数、拍照。
不同方法处理后的细胞分裂指数(%)如下表,分析回答问题。
秋水仙素溶液浓度(%) |
分裂指数 (%) 时间(h) |
清水培养时间(h) |
|||
0 |
12 |
24 |
36 |
||
0.01 |
24 |
10.71 |
13.68 |
14.19 |
14.46 |
36 |
9.94 |
11.99 |
13.59 |
13.62 |
|
48 |
7.98 |
10.06 |
12.22 |
11.97 |
|
0.1 |
24 |
7.74 |
9.09 |
11.07 |
10.86 |
36 |
6.12 |
7.87 |
9.98 |
9.81 |
|
48 |
5.97 |
6.68 |
7.98 |
8.56 |
1.步骤③中“将根尖浸泡在1mol/L盐酸溶液中”的作用是 。
2.步骤⑥为了获得相应的观察视野,镜检时正确的操作方法是 。
3.根据所学的知识推测,石碳酸-品红试剂是1种 性染料。
4.为了统计数据更加科学,计数时应采取的方法是 。
5.根据上表结果可以得出如下初步结论:
①浓度为 秋水仙素溶液诱导后的细胞分裂指数较高。
②本实验的各种处理中,提高细胞分裂指数的最佳方法是
③若只考虑处理过程中的1个变量,如设 为自变量,在
条件下,测得细胞分裂指数(%)用柱形图表示。(2分)
6.右上方是学生在步骤⑥所拍摄的显微照片,部分细胞染色体加倍最可能的原因是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