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甲状腺激素(一种含碘的氨基酸)可以促进人体细胞代谢,其分泌活动受下丘脑和垂体的调节。当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时,可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有关分资活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缺碘会使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增加

B.下丘脑和垂体细胞有甲状腺激素的受体

C.甲状腺激素不参与细胞膜和核膜的组成

D.甲状腺激素合成的场所是游离核糖体

【答案】D

【解析】

下丘脑通过释放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来促进垂体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SH),TSH则可以促进甲状腺的活动,合成和释放甲状腺激素,当甲状腺激素达到一定浓度后,这个信息又会反馈给下丘脑和垂体,从而抑制两者的活动,甲状腺激素就可以维持在相对稳定水平,这就是所谓反馈调节。

A、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缺碘会导致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减少,进而通过反馈调节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A正确;

B、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多时,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有关分资活动,可知下丘脑和垂体细胞有甲状腺激素的受体,B正确;

C、甲状腺激素属于信息分子,既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C正确;

D、甲状腺激素的化学本质不是蛋白质,合成场所不是核糖体,D错误。

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肉毒碱是一种氨基酸衍生物,能抑制兴奋在神经—肌肉接头(类似突触结构)处的传递,使肌肉松弛。某小组为了探究肉毒碱抑制神经—肌肉接头处兴奋传递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如下实验:

步骤1:分离家兔胫骨前肌及其相连的神经(神经—肌肉接头处通过乙酰胆碱传递兴奋),在胫骨前肌处安装仪器以记录肌肉张力,给予神经以适宜电刺激并记录肌肉的收缩曲线。

步骤2:在神经—肌肉接头处注射适量的肉毒碱溶液,再给予神经以相同电刺激,记录肌肉收缩曲线的变化情况。

步骤3:停止电刺激并注射适量的乙酰胆碱酯酶(可以分解乙酰胆碱)抑制剂,再给予神经以相同电刺激,记录肌肉收缩曲线的变化情况。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1中,给予适宜电刺激后,神经—肌肉接头处的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能使突触后膜形成动作电位,其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刺激最终引起的肌肉收缩___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反射。

2)与步骤1中的肌肉收缩曲线相比,步骤2中的肌肉收缩曲线的幅度变___________(填“大”“小”)。

3)该小组提出了肉毒碱抑制神经—肌肉接头处兴奋传递的两种作用机制:机制I为肉毒碱作用于突触前膜,抑制了乙酰胆碱的释放;机制Ⅱ为肉毒碱作用于突触后膜,阻止了乙酰胆碱与受体的结合。若肉毒碱的作用机制为机制I,则肉毒碱会使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间隙的乙酰胆碱的量___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而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会抑制乙酰胆碱的___________(填“合成”或“分解”),使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间隙中的乙酰胆碱的量___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故步骤3的肌肉收缩曲线会___________;若肉毒碱的作用机制为机制Ⅱ,则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间隙中的乙酰胆碱的量对突触后膜电位的影响___________,故步骤3的肌肉收缩曲线___________。该小组中有人建议将步骤3中的操作进行更改,可以更好地探究肉毒碱的作用机制,他的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