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Ⅰ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的烈性传染病,制备鼠源性抗狂犬病病毒单克隆抗体是检测狂犬病病毒、治疗狂犬病的有效措施之一。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狂犬病病毒的RRIG蛋白免疫小鼠,一段时间后,若小鼠血清中检出_________的抗体,则说明小鼠产生了免疫反应。再从小鼠脾细胞中获取______,然后将其与骨髓瘤细胞融合。
(2)在细胞融合完成后,筛选出杂交瘤细胞。杂交瘤细胞的特点是_____
(3)得到的单克隆抗体能准确地识别出RRIG蛋白,原因是单克隆抗体具有 ________的特性。
ⅡDNA序列D能在基因A表达的转移酶作用下,从序列D所在染色体的某个位置转移到其他位置,或随机转移到其他染色体上。科研人员利用这一原理来构建稳定遗传的大豆突变体库。
(1)科研人员分别将序列D和基因A作为____________,插入含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的T-DNA上,利用农杆菌转化植物,筛选得到转D植株和转A植株。
(2)将得到的转D植株或转A植株自交,若某植株所结种子中具有卡那霉素抗性的占_________,则判断该植株为T-DNA单拷贝插入。继续种植具有卡那霉素抗性的种子,长成植株后进行自交,若某植株所结种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获得纯合的转D植株或转A植株。
(3)科研人员将纯合的转D植株与转A植株杂交,并根据转入两种植株中的DNA序列的差异,用PCR方法确定杂交是否成功,结果如下图所示:
据图可知,F1植株编号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杂交组是杂交成功的。
【答案】抗RRIG蛋白 B淋巴细胞 无限增殖且能产生专一性抗体 特异性强,灵敏度高 目的基因 3/4 全部具有卡那霉素抗性 3~5、7~9、11
【解析】
据题文描述可知:本题考查学生对生产单克隆抗体、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基因的分离定律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获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Ⅰ(1) 狂犬病病毒的RRIG蛋白属于抗原,在抗原的刺激下,机体会产生相应的抗体。可见,用狂犬病病毒的RRIG蛋白免疫小鼠,一段时间后,若小鼠血清中检出抗RRIG蛋白的抗体,则说明小鼠产生了免疫反应。之后,将从免疫小鼠脾细胞中获取的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
(2) 杂交瘤细胞具有无限增殖且能产生专一性抗体的特点。
(3) 由于制备的鼠源性抗狂犬病病毒的单克隆抗体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特性,因此能准确地识别出RRIG蛋白。
Ⅱ(1)依题意可知:可分别将序列D和基因A作为目的基因,插入含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的T-DNA上,利用农杆菌转化植物,筛选得到转D植株和转A植株。
(2) T-DNA上含卡那霉素抗性基因,若将T-DNA单拷贝插入植株的染色体上,则该转D植株或转A植株相当于与卡那霉素抗性基因有关的杂合子,其自交植株所结种子中具有卡那霉素抗性的占3/4,其中纯合子与杂合子之比约为1∶2,纯合子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可见,继续种植具有卡那霉素抗性的种子,长成植株后进行自交,若某植株所结种子全部具有卡那霉素抗性,则可获得纯合的转D植株或转A植株。
(3) 将纯合的转D植株与转A植株杂交,F1植株中应同时具有序列D和基因A,据此分析图示可知:F1植株中编号为3~5、7~9、11的植株同时具有序列D和基因A,说明这些植株的杂交组是杂交成功的。
【题目】某种羊的有角和无角为一对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多对纯合亲本进行交配得到F1,F1自由交配得到F2,结果如表所示。请据此分析并回答问题:
P | F1 | F2 | |
雄性 | 有角(基因型相同) | 有角 | 有角∶无角=15∶1 |
雌性 | 无角(基因型相同) | 有角 | 有角∶无角=9∶7 |
注:一对等位基因用A、a表示,两对等位基因用A、a和B、b表示,三对等位基因用A、a,B、b和C、c表示,以此类推。
(1) 羊的有角和无角性状的遗传遵循________定律。
(2) 亲本的基因型组合有________种,F2无角雌羊中纯合子概率为________,用F2中有角雌羊和无角雄羊随机交配,子代出现有角雌羊的概率为________。
(3) 现有一羊群中的部分遗传关系如下图所示。
①若Ⅱ1为雌性个体,其表现型是________,其为纯合子的概率是________。
②Ⅱ3的基因型是________。若Ⅱ3与Ⅱ4交配,产下无角后代的概率是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