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下图为小麦的四种不同育种方法示意图,分析回答:
(1)图中 A→D方向所示的途径称为________育种,其育种原理是________,其中从F1到F2再到Fn连续多代自交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后代__________的比例。图中A→B→C 的途径表示______________育种,其育种原理是______________,比较两种育种方式,后者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常用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E方法所用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E育种方法获得优良性状品种是不易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F过程中最常采用的药剂是_____________,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导致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加倍。
【答案】杂交 基因重组 纯合子 单倍体 染色体变异 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花药离体培养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低频性,多害性) 秋水仙素 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解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A、D为杂交育种,A、B、C为单倍体育种,E为诱变育种,F为多倍体育种。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分析题图,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
(1)A为杂交,D为自交,所以A→D方向所示的途径称为杂交育种,其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其中从F1到F2再到Fn连续多代自交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后代纯合子的比例。根据分析可知,图中B为花药离体培养,C为秋水仙素加倍处理,故A→B→C的途径表示单倍体育种,其育种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单倍体育种能明显缩短育种的年限。
(2)单倍体育种中B常用的方法为花药离体培养。
(3)E为诱变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由于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且突变的频率低,所以通过诱变育种不易获得优良性状的品种。
(4)C和F均为染色体加倍处理的过程,常用的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由于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加倍。
【题目】乙酰胆碱(Ach)是一种神经递质。实验人员欲研究Ach浓度与反应时间的关系(简图如图),在除去突触小泡的前提下自①处注入不同浓度的Ach,②处给予恒定刺激,③、④两处分别为感应测量点。测得不同浓度Ach条件下③、④两处感受到信号所用时间如下表所示。下列各项叙述正确的是
Ach浓度(mmol·L-1) | ③处感受到信号的时间(ms) | ④处感受到信号的时间(ms) |
0.1 | 5.00 | 5.56 |
0.2 | 5.00 | 5.48 |
0.3 | 5.00 | 5.31 |
0.4 | 5.00 | 5.24 |
A. 图中的⑤、⑥与⑦共同构成一个突触
B. 表中数据说明高浓度的Ach能促进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C. 实验中除去突触小泡的目的是防止实验结果受到相关因素的干扰
D. 表中数据说明Ach浓度的增加对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无明显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