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选修I:生物技术与实践模块]

    为了研究微生物的抗药性突变是自发产生的还是在环境因素的作用下产生的。科学家利用大肠杆菌设计了一个影印培养实验。实验原理是把长有数百个菌落的细菌母种培养皿,倒置于包有一层灭菌丝绒布的木质圆柱体(直径略小于培养皿平板)上,使其均匀地沾满来自母培养皿平板上的菌落,然后通过这一“印章”把母板上的菌落“忠实地”—接种到不同的其它培养基上。

    下图就是利用影印培养技术证明大肠杆菌产生抗链霉素突变的实验。

具体做法是:

    第一步:首先把大量对链霉素敏感的大肠杆菌涂布在不合链霉素的平板a的表面,待其长出密集的小茵落后,用影印法接种到不含链霉素的培养基平板b上,随即再影印到含有链霉素的培养基平板c上。经培养后,在平板c上出现了个别抗链霉素的菌落。

    第二步:对培养皿b和c进行比较,在平板b上找到与平板c上那几个抗性菌落的“孪生兄弟”。   

    第三步:把平板b上与平板c上菌落相对应的一个部位L的菌落挑至不合链霉素的培养液d中,经培养后,再涂布在平板e上。

重复以上各步骤,最后在试管l中获得了较纯的抗性菌落。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大肠杆菌的同化作用类型为____,与酵母菌相比,大肠杆菌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特点是.

(2)从培养基的功能上看,含有链霉素的培养基属于——培养基。若在培养皿的培养基中加入伊红和美蓝,则培养皿中长出的菌落颜色表现为___________ 。

    (3)大肠杆菌抗链霉素基因存在于细胞的_________结构上,在基因工程中,该结构常被用作运载体。

(4)c、g、k培养基中加入链霉素的作用是___________,C培养皿中的菌落比a、b中的菌落少很多,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该实验最关键的设计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认为该实验能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修I:生物技术与实践模块

(1)异养型  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

(2)选择  深紫色,并带有金属光泽

(3)质粒 

(4)选择混合菌种中的抗药性菌落  生物的突变率(很低)

(5)通过影印接种的方法,在没有链霉素的培养基中获得抗链霉素的菌落

(6)微生物的抗药性突变是自发产生的,而不是在环境因素的作用下产生的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生物选修I:生物技术与实践模块]

    工业上常用发酵罐生产淀粉酶。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用发酵罐研究碳水化合物的种类对于微生物产生淀粉酶的影响:将多种不同碳水化合物用于研究实验中,pH维持在7~8之间,其他条件保持稳定,测定淀粉酶的产量(相对值),结果见表一:

(1)据表一,微生物能利用多种碳水化合物作为____________,使微生物可以在多种环境中生存,适应能力强。   

(2)根据表一结果,关于碳水化合物种类对于微生物产生淀粉酶的影响,你有何结论?

_________                                                      __。

(3)进一步探究酸碱度对于微生物产生淀粉酶产量的影响:只选用一种碳水化合物,结果见表二:

①这项研究中使用哪一类碳水化合物最适宜?                               。

②评价不同的酸碱度环境(酸性、微碱性、碱性)与微生物产生淀粉酶产量的关系。

表一                                              表二

pH

淀粉酶产量(相对值)

6.0

0

6.5

4

7.O

13

7.5

18

8.O

14

8.5

11

碳水化合物的来源

淀粉酶产量(相对值)

    玉米淀粉

    235

    麦芽糖

    179

    乳糖

    0

    蔗糖

    17

    葡萄糖

    52

    不含糖

    O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