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某研究者用抗原(A)分别免疫3只同种小鼠(X、Y和Z),每只小鼠免疫5次,每次免疫一周后测定各小鼠血清抗体的效价(能检测出抗原抗体反应的血清最大稀释倍数),结果如下图甲所示;图乙是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的简明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制备融合所需的B淋巴细胞时,所用免疫小鼠的血清抗体效价需达到16000以上,则小鼠最少需要经过__________次免疫后才能有符合要求的。达到要求后的X、Y、Z这3只免疫小鼠中,最适合用于制备B淋巴细胞的是____________小鼠,理由是____________

(2)图乙中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动物细胞工程技术。

(3)图乙中的过程②诱导融合运用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该过程中区别于原生质体融合的方法是用____________处理。融合后需要用特定的选择性培养基筛选,只有____________才能生长,这种细胞的特点是____________

(4)经过筛选和克隆化培养得到杂交瘤细胞后,一般采用体内培养和体外培养两种方式进行培养,动物细胞的体外培养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比较高,动物细胞体外培养需婁满足的条件:____________、营养、温度和pH、气体环境。

【答案】 Y Y的血清抗体效价最高 动物细胞培养 动物细胞融合 细胞膜的流动性 灭活的病毒 融合的杂种细胞 既能迅速大量繁殖,又能产生专一的抗体 无菌、无毒的环境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结合图解,考查体液免疫及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分析柱形图:用抗原(A)分别免疫3只同种小鼠(X、YZ),每只小鼠免疫5次,每次免疫一周后测定各小鼠血清抗体的效价,由图可知,随着免疫次数的增加,血清抗体效价逐渐升高在第四次免疫过程中出现了Y血清抗体均达到16000以上;在第五次中,Y的效价最大,最适合用于制备B淋巴细胞;B细胞与骨髓瘤细胞形成的杂交细胞有三种:B淋巴细胞自身融合的细胞,骨髓瘤细胞自身融合的细胞和杂交瘤细胞

(1)由图可知,第四次注射后X、Y、Z小鼠的血清抗体效价均达到16000以上,小鼠YB淋巴细胞产生血清抗体效价最高,最适用于制备B淋巴细胞

(2)制备单克隆抗体用到了动物细胞培养和动物细胞融合等动物细胞工程技术

(3)图乙中的过程②诱导融合运用的原理是细胞膜的流动性,诱导动物细胞融合区别于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方法是用灭活的病毒处理,融合后需要用特定的选择性培养基筛选,只有融合的杂种细胞才能生长,这种细胞的特点是既能迅速大量繁殖,又能产生专一的抗体。

(4)动物细胞体外培养需要满足的条件:无菌、无毒的环境、营养、温度和pH、气体环境。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有人对农田中甲、乙两种植物做了有关光合作用的研究。图1是它们单位时间内吸收与释放CO2的量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图2表示甲植物叶肉细胞中两种细胞器在图1中四种不同光照强度(O、b2、b1、c)下的生理状态。请据图分析回答。

(1)药用植物三七适宜在密林下潮湿背阴处生活,甘草则适宜生长在旷野路边。图1中,能代表甘草的曲线是______________;当光照强度为b1时,甲植物叶肉细胞内产生ATP的场所有______________,当白天的光照强度始终为b1时,甲植物是否能正常生长______________(填是或否)

(2)图2中细胞器①利用CO2的场所和细胞器②产生CO2的场所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Ⅳ状态下影响O2消耗速率的环境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____

(3)对甲植物来说,图1四种不同光照强度(O、b1、b2、c)对应图2中状态依次是______________

(4)生产实践中经常在大棚中栽培乙植物。若图1表示大棚内乙植物在温度、水分适宜的条件下测得的曲线,则d点之后限制增产的主要外界因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

(5)以测定的CO2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研究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影响,结果如表所示:

5℃

10℃

20℃

25℃

30℃

35℃

光照条件下CO2吸收量(mg·h-1)

1

1.8

3.2

3.7

3.5

3

黑暗条件下CO2释放量(mg·h-1)

0.5

0.75

1

2.3

3

3.5

温度在25℃~30℃间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逐渐__________(增加、减少)。假设呼吸作用昼夜不变,植物在25℃时,一昼夜中给植物光照15小时,则一昼夜CO2吸收量为__________mg。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