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马(2N=64)与驴(2N=62)杂交产下子代为骡。骡子不育但体质好过马和驴。
(1)从马和驴产生的后代骡子不育,说明了马与驴存在_____。 骡子不育的原因是(请从减数分裂过程染色体角度分析)_____。
(2)骡子可不可以称为一个物种?_________。 物种指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色盲是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为 b)。男性中色盲的发病率约为8%。则在人群中基因型为 XbXb 的发病率为_____。
【答案】生殖隔离 马和驴杂交后代骡子的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联会发生紊乱,不能形成生殖细胞,所以高度不育 不可以 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 0.64%
【解析】
马和驴杂交后代骡子的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联会发生紊乱,不能形成生殖细胞,所以高度不育。
生殖隔离是指种群间的个体不能自由交配,或者交配后不能产生出可育后代。
人类的红绿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用B、b表示),则男性的基因型为XBY(男性正常)、XbY(男性色盲),女性的基因型为XBXB(女性正常)、XBXb(女性携带者)、XbXb(女性色盲)。
基因频率是指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例。
(1)从马和驴产生的后代骡子不育,说明马和驴存在生殖隔离;马和驴杂交后代骡子的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联会发生紊乱,不能形成生殖细胞,所以高度不育。
(2)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称为一个物种,骡子不能产生后代,故骡子不可以成为一个物种。
(3)在人群中,男性患病(XbY)的概率大约为8%,则在人群中的色盲基因频率是8%,女性中患色盲(XbXb)的概率是8%×8%=0.64%。
【题目】人类的 MN 血型是继 ABO 血型后被检出的第二类血型。在 MN 血型的遗传中, 等位基因LMLN的组合与血型的关系如表所示.
基因型 | LMLM | LNLN | LMLN |
血型 | M 型 | N 型 | MN 型 |
已知某地区的血型普查中,M 型血个体占 30%,N 型血个体占 20%.该地区人群中LM和LN的基因频率分别是
A.60%,40%B.50%,50%C.55%,45%D.65%,35%
【题目】薇甘菊原产于中南美洲,后来入侵我国,它生性喜光,善于攀援,生长迅速,致使许多植物被其覆盖后因缺少阳光而死亡。薇甘菊入侵某生态系统后植物种类数及碳储量变化如表所示:
未被侵入时期 | 轻微入侵时期 | 重度入侵时期 | ||
种类(种) | 150 | 121 | 69 | |
碳储量 (吨/公顷) | 植被 | 56.2 | 50.9 | 43.5 |
凋落物 | 2.0 | 3.5 | 5.4 | |
土壤 | 161.9 | 143.2 | 117.7 |
(1)薇甘菊入侵后导致植物群落的丰富度______________(填“上升”或“下降”),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将逐渐__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土壤中分解者的分解作用逐渐_______(填“增强”或“减弱”)。
(2)田野菟丝子的茎缠绕在薇甘菊植株上,茎上即可形成吸器吸收薇甘菊植株中的营养物质。田野菟丝子与薇甘菊之间存在____关系,可利用田野菟丝子控制薇甘菊数量。
(3)关于薇甘菊的成功入侵,研究者认为,这是由于入侵种群在迁入新环境后发生适应性变化,把原来用于防御原产地天敌的能量投入到生长和繁殖中。为验证该假设,研究者将薇甘菊入侵种群和对照种群种植在与入侵地气候、土壤等条件相同的环境中,除草、治虫,测定株高、分枝数和生物量。
①实验中,对照种群应从______获取。
②若测定结果为薇甘菊入侵种群_______________,则该结果支持上述假设。
【题目】甘蓝型油菜花色性状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三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花色表现型与基因型之间的对应关系如表。请回答:
表现型 | 白花 | 乳白花 | 黄花 | 金黄花 |
基因型 | AA_ _ _ _ | Aa_ _ _ _ | aaB_ _ _、aa_ _ D_ | aabbdd |
(1)黄花的基因型有_______种。
(2)白花(AABBDD)×黄花(aaBBDD),F1表现型是____________,F1测交后代的花色表现型及其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
(3)乳白花(AaBBDD)自交得到F1,F1的花色表现型及其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
(4)欲同时获得四种花色表现型的子一代,可选择基因型为__________的个体自交,理论上子一代比例最高的花色表现型是_____________,子一代中黄花的比例为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