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如图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图1中②的结构决定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是单向的 |
B、图1中①、②、③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反射弧,①表示传入神经 |
C、图2的①中递质释放至②处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主动运输 |
D、图2中发生了化学信号→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 |
考点: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突触的结构,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专题:
分析:据图分析:图1中,①表示传入神经,②表示突触结构,③表示传出神经.图2中,①表示突触小泡,②表示突触间隙,③表示突触后膜.
解答:
解:A、图1中,②表示突触结构,突触的特殊结构决定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是单向的,A正确;
B、图1中①、②、③不能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反射弧,①表示传入神经,若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还缺少感受器和效应器,B错误;
C、图2的①中递质释放至②处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胞吐,C错误;
D、图2中可以发生化学信号→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但图示不能看出有该转变过程,D错误.
故选:A.
B、图1中①、②、③不能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反射弧,①表示传入神经,若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还缺少感受器和效应器,B错误;
C、图2的①中递质释放至②处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胞吐,C错误;
D、图2中可以发生化学信号→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但图示不能看出有该转变过程,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反射弧和突触的相关知识,意在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识记、理解与运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如图为某学生进行某实验的基本操作步骤,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实验的目的是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
B、该同学的操作步骤中错误的是解离后不用清水漂洗就染色 |
C、f步骤在临时装片上再加一块载玻片的目的是防止盖玻片滑动 |
D、换成高倍显微镜观察前,首先应找出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并移到视野中央 |
在下列结构中,由单层膜构成的细胞器有( )
A、溶酶体和核糖体 |
B、线粒体和中心体 |
C、液泡和高尔基体 |
D、叶绿体和内质网 |
某同学为了探究二氧化碳浓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他取甲、乙、丙、丁四株都有5片叶的小白菜,用直径1cm的打孔器打取小叶圆片各10片,并设法抽去气体使之下沉,置于光下.取100mL三角瓶4个,编号1~4,按下表操作(光照、温度相同且适宜)并记录结果.
下列对该实验方案的评价或修正不合理的是( )
编号 | 实验处理 | 30min内上浮 叶圆片数(片) | |||
叶圆片来源 | 叶圆片数(片) | 自来水(mL) | NaHCO3(g/mL) | ||
1 | 甲 | 10 | 40 | 0 | 2 |
2 | 乙 | 10 | 40 | 1.0 | 6 |
3 | 丙 | 10 | 40 | 1.5 | 4 |
4 | 丁 | 10 | 40 | 2.0 | 5 |
A、该实验方案的自变量应是二氧化碳浓度 |
B、实验中只需控制光照强度和温度相同即可 |
C、实验材料的分组不符合对照实验的原则 |
D、制备的叶圆片投入三角瓶前应放置在黑暗处 |
下列每组生物都属于真核生物的一组是( )
A、衣原体、大肠杆菌 |
B、蓝藻和酵母菌 |
C、草履虫和变形虫 |
D、支原体、放线菌 |
下列关于信息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物理信息的来源只能是无机环境 |
B、植物的生物碱、有机酸等是化学信息 |
C、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传递,种群繁衍与信息传递无关 |
D、信息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
ATP是细胞内流通着的“能量货币”.下列关于ATP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叶绿体中ATP的运动方向是由基质到类囊体薄膜 |
B、根尖细胞能形成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
C、ATP是各种活细胞内普遍存在的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 |
D、ATP是细胞中主要的贮能物质 |
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合成部位、分布和主要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分裂素的合成部位主要是根尖 |
B、乙烯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的发育 |
C、脱落酸能抑制细胞分裂 |
D、生长素在植物体各器官中都有分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