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森林氧吧,曲径通幽,步移景异,宁静心境。这是很多城市公园的一景。细观园林,以乔木为主,灌木、草本等融为一体。某生物兴趣小组对某一城市园林做了如下实践调查。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他们想调查公园中灰喜鹊的种群密度,应该用____________________法。他们在4 km2范围内张网捕鹊,第一次捕获并标记80只,全部放回公园中,第二次捕获30只,其中有标记的是15只,该灰喜鹊种群密度应是__________只/km2。如果这一估算值比实际值偏大,原因是__________。
(2)由于公园附近住宅小区逐渐增多,公园锻炼的人也越来越多,灰喜鹊的种群数量有明显下降。图中A点后种群的增长速率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基本不变”)。若将灰喜鹊种群迁入一个新环境后,其数量呈现“J”型增长,引起此增长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3)公园森林氧吧中,水杉、湿地松巍然屹立,龙爪槐、石榴花婀娜多姿,冬青卫矛、迎春花郁郁葱葱……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_结构。
【答案】标志重捕 40 动物一般都有逃避捕获的特性 减小 空间足够大、食物足够多、无天敌、无传染病等 垂直
【解析】
标志重捕法是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中捕获一部分个体将这些个体进行标志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定期限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中标志的个体占总捕数的比例,来估计该种群的数量。设该地段种群中个体数为N,其中标志总数为M,重捕总数为n,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为m,则N∶M=n∶m。“J”型曲线增长的条件是食物和空间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
(1)灰喜鹊的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应该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根据标志重捕法的计算公式可知,灰喜鹊的种群数量为:80×30÷15=160,由于调查范围是4 km2,所以该灰喜鹊种群密度应是160÷4=40只/km2。由于动物一般都有逃避捕获的特性,使第二次捕获的个体中带有标记的个体数减少,所以这一估算值会比实际值偏大。
(2)S型曲线中K/2(K1)时增长速率最大,大于K/2(K1)时增长速率减小,种群数量增长缓慢,直至增长速率为0,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所以图中A点后种群的增长速率减小。若将灰喜鹊种群迁入一个新环境后,由于空间足够大、食物足够多、无天敌、无传染病等因素,其种群数量将呈现“J”型增长。
(3)公园森林氧吧中,水杉、湿地松巍然屹立,龙爪槐、石榴花婀娜多姿,冬青卫矛、迎春花郁郁葱葱……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具有分层的特点。
【题目】亚洲瓢虫的鞘翅呈现色彩丰富的斑点,鞘翅的黑缘型、均色型和黄底型分别由SASA、SESE和ss控制。为研究鞘翅色彩的遗传特点,用三组亚洲瓢虫进行杂交实验,F1自由交配得F2,其结果如下表:
杂交组合 | 亲本 | 子一代 | 子二代 |
甲 | 均色型×黄底型 | 新类型一 | 均色型:新类型一:黄底型=1:2:1 |
乙 | 黑缘型×黄底型 | 新类型二 | 黑缘型:新类型二:黄底型=1:2:1 |
丙 | 新类型一×新类型二 | 黄底型:新类型一:新类型二:新类型三1:1:1:1 | ? |
(1)欲确定子一代新类型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和形态特征,需对其进行_________。
(2)若仅考虑鞘翅的色彩斑点由SA、SE和s基因决定,则与之相关的瓢虫的基因型有_________种,表现型有_________种。
(3)根据甲、乙杂交组合的实验结果分析,子一代全为新类型,子二代出现图中不同表现形的现象称为_________,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F1产生配子时,_________分离。
(4)丙组的子一代进行自由交配,在子二代中出现新类型的概率为_________。欲测定新类型三的基因型,可将其与表现型为_________瓢虫测交,若后代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__,则新类型三为杂合子。
(5)为了进一步明确鞘翅斑点的遗传特点,研究者又将黑缘型和均色型杂交,子代表现为两种亲本性状的嵌合体(如图所示),这种显性现象称为镶嵌显性。这种显性类型与人类AB血型的表现形式是有区别的,前者是将双亲的显性性状在_________表现,后者是将双亲的显性性状在子一代同一个体的相同细胞中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