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2019年1月15日,在月球的强辐射、低重力、高温差的极端环境条件下,我国嫦娥四号生物科普试验载荷内搭载有棉花、油菜、土豆、拟南芥种子,还有酵母菌、果蝇卵以及土壤、水分和空气,棉花种子成功萌发,为人类首创。根据信息及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若载荷内的植物种子都萌发成长,果蝇卵孵化后,这些生物和无机环境构成一个微形生态然系统,则酵母菌属于________________。要维持这个生态系统的正常进行,需要添加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载荷罐能在一定时间内维持相对稳定,这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_能力,但载荷罐的抵抗力稳定性很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保证实验的成功,科学家在地面做了一个相同的试验载荷,并实验测出各成分的能量流动,绘出下图:

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图中在碳循环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的两种成分是__________(填字母)。能量在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_________

【答案】分解者 进行能量输入 自我调节 该生态系统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弱 A和B 20%

【解析】

由题文描述和图示分析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识图分析能力。

(1) 酵母菌可以通过分解植物和果蝇的废弃物生长,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在物质循环过程中,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但能量流动是单向、逐级递减的,因此要维持这个生态系统的正常进行,需要添加的条件是进行能量输入。

(2) 载荷罐是一个极为简单的生态系统,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所以自我调节能力弱。

(3) 分析图示可知,A为生产者,B为分解者,C为次级消费者,D为初级消费者。在碳循环中,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使CO2从大气中进入生物群落,分解者通过分解作用将有机物分解为CO2等物质,其中的CO2进入大气中,因此,A(生产者)和B(分解者)在碳循环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能量在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第二营养级同化量(初级消费者同化量)÷第一营养级同化量(生产者同化量)×100%=[1.5×106 J/(m2·a)]÷[7.5×106J/(m2·a)]×100%=20%。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细胞分裂

研究发现,绝大多数哺乳动物细胞在分裂时,会部分失去与胞外基质的粘附,进而使细胞形态发生由扁平到隆起、变圆等一系列变化,如图1所示。若用外力限制细胞在分裂时变圆,会影响纺锤体的组装和中心体的分离,最终影响细胞分裂的进程。

(1)图1中B细胞处于细胞周期的______期;构成结构k的主要化学成分是______;结构h的功能是______

A.参与染色体的形成

B.参与纺锤体的形成

C.参与DNA的复制

D.参与细胞板的形成

(2)图1中D细胞发生的过程或变化有______

A.染色单体的分离 B.基因重组

C.等位基因的分离 D.染色体数目不变

(3)据题意和图推测,细胞分裂时发生由扁平到隆起、变圆的形态变化,其生物学意义可能是______。(多选)

A.有助于DNA的复制

B.为细胞分裂时纺锤体的组装提供必要的空间

C.为染色体排布于细胞中央提供充足空间

D.为遗传物质精准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作好准备

细胞分裂过程中还伴随着一系列周期相关分子信号的启动,研究发现蛋白Numb参与细胞周期进程的调控。为了研究Numb蛋白的功能,研究者对实验组细胞(通过干扰RNA以抑制Numb蛋白的表达)和对照组细胞(不作处理)中处于各时期的细胞比例进行了统计,结果如图2所示。

(4)据图2分析,Numb蛋白与细胞分裂进入______期有关,说明理由,______

【题目】泡菜与酸奶均采用乳酸菌进行发酵。现有研究人员打算从泡菜中获取可用于酸奶发酵的乳酸菌菌种,其操作如下:

(1)使用_________________法将少量泡菜汁接种于培养基上,经厌氧培养后得到图示结果。

(2)将上述培养基中各菌落转移至MRS-碳酸钙固体培养基(配置方法为将MRS培养基冷却至45~50℃时,加入已灭菌的碳酸钙,充分混匀,倒平板)中,厌氧培养48小时后,发现有部分菌落的周围出现透明圈,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上述培养基中具有透明圈的菌落,转入MRS液体培养基中发酵48小时后,进行纸层析后显色处理,得到下图实验结果(A为1.5%乳酸标样,其余为不同菌种发酵液),则下列菌种属于乳酸菌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鲜奶中加入上述菌种进行发酵后会出现固形物凝聚成团的现象,推测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因为菌种相同,部分研究人员猜测制作酸奶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亚硝酸盐,进而测出酸奶中的亚硝酸盐含量为1mg/kg。于是他们认为制作酸奶的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但是另一些研究人员认为这个结论不可靠,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给出改进实验的思路,以进一步确定此结论的可靠性:

方案改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结果和结论: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酸奶发酵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