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科学家用被32P标记的磷酸盐溶液浸泡蚕豆幼苗,追踪蚕豆根尖细胞分裂情况,得到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连续分裂数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数据显示,蚕豆根尖细胞分裂时,其细胞周期为19.3h
B、用32P的磷酸盐作为标记物,主要是标记蚕豆幼苗细胞中的蛋白质和DNA
C、若蚕豆根尖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2N,则该蚕豆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染色单体数为4N
D、测定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长短时,通常不需要考虑温度因素
考点:细胞周期的概念,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
专题:
分析:分析题图:第0h~第2h、第19.3h~第21.3h、第38.6h~第40.6h都表示分裂期;第2h~19.3h、第21.3h~第38.6h都表示分裂间期.其中第2h~第21.3h、第21.3h~第40.6h表示一个细胞周期.
解答: 解:A、据分析可知,蚕豆根尖细胞分裂时,其细胞周期为19.3h,A正确;
B、用32P的磷酸盐作为标记物,主要是标记蚕豆幼苗细胞中的核酸,B错误;
C、若蚕豆根尖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2N,则该蚕豆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染色单体数为0,染色体数为4N,C错误;
D、不同温度下,细胞周期不同,故测定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长短时,需要考虑温度因素,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细胞周期的概念,分裂期与分裂间期的特点,分析题图判断题图各段属于细胞周期的哪个时期是解题的突破口,准确把握细胞周期的概念,弄清细胞周期的起点和止点是解题的关键.
涓€棰樹竴棰樻壘绛旀瑙f瀽澶參浜�
涓嬭浇浣滀笟绮剧伒鐩存帴鏌ョ湅鏁翠功绛旀瑙f瀽
绔嬪嵆涓嬭浇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2013年新交通法规的出台,为严厉打击酒后驾驶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为了研究乙醇对人体神经行为能力的影响,科研人员选取若干志愿者,等量饮用同一种酒,参照世卫组织神经行为能力测试标准,测试简单反应时(对简单信号作出反应的最短时间)、视觉保留(对视觉信号记忆的准确数)和血液中乙醇浓度.以受试者自身未饮酒时为对照,计算能力指数相对值,结果如图1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测试期间受试者血液中乙醇浓度的变化说明人体细胞可以通过调节维持
 

(2)随着血液中乙醇浓度的迅速升高,神经行为能力指数相对值明显降低,可以推测乙醇会
 
兴奋的传递速度,若用药物麻醉传出神经会发现反射不能完成,说明反射活动需要经过
 
来实现.
(3)对视觉信号作出判断与反应需经过的神经中枢包括
 

(4)科研人员若要进一步探究神经组织内乙酰胆碱对信息传递的速度有无影响,实验人员在除去原有突触小泡的前提下,自图2中a处注入不同浓度的Ach,b处给予恒定刺激,c、d处分别为兴奋感应时间测量点.实验结果如下.

①本实验中自变量是
 

②实验过程需除去原有突触小泡,其目的是
 

③c、d处数据说明了
 

④如果实验人员在f处注入Ach,d处给予刺激,c、e处分别为兴奋感应时间测量点,测量不到电位变化的是
 
处.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