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9.已知南瓜的果形有圆形、扁盘形、长形,南瓜果肉的颜色有白色和黄色.现有黄色圆形、白色圆形、黄色扁盘形、白色扁盘形、黄色长形、白色长形6个品种.为探讨南瓜的果形和果肉颜色的遗传规律,某实验小组做了如下几组实验:实验1:黄色圆形×白色圆形,F1为黄色扁盘形,F2中黄色扁盘形:黄色圆形:白色扁盘形:白色圆形:黄色长形:白色长形=27:18:9:6:3:1.
实验2:实验1的F1×白色长形,子代中黄色扁盘形:黄色圆形:白色扁盘形:白色圆形:黄色长形:白色长形=1:2:1:2:1:1.
实验3:黄色长形×白色长形,F1为黄色长形.F2中黄色长形:白色长形=3:1.
综合上述实验结果,请回答:
(1)实验1中F2的黄色扁盘形南瓜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frac{1}{27}$,自交后代中能产生3:1比例的个体占$\frac{2}{9}$.
(2)假如用实验1的F1与实验3的F1杂交,则后代表现型及比例是黄色扁盘形:黄色圆形:黄色长形:白色扁盘形:白色圆形:白色长形=3:6:3:1:2:1.
(3)果肉颜色由1对基因控制(自设基因).果形由2对基因控制(自设基因).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实验1中,黄色圆形和白色圆形品种的基因型分别是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另选两个品种杂交产生的F1和F2的结果与实验1相同,它们是黄色扁盘形、白色长形 (或黄色长形、白色扁盘形).
(4)实验2子代中的白色扁盘形个体自由交配,其后代中能稳定遗传的白色圆形个体的比例是$\frac{1}{8}$.
分析 实验1、3:黄色×白色,子一代全部是黄色,子二代3黄色:1白色,说明黄色是显性性状,白色隐性性状,即亲本是DD与dd杂交,子一代全部是Dd,子二代DD:Dd:dd=1:2:1.
实验1:圆形×圆形→扁形→扁盘形:圆形:长形=36:24:4=9:6:1(9:3:3:1的变形),说明果形的遗传受2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子一代是双杂合子AaBb,亲本是AAbb、aaBB.
解答 解:(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实验1亲本为AAbbDD、aaBBdd,子一代是AaBbDd,则F2的黄色扁盘形南瓜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frac{1}{4}$×$\frac{1}{4}$×$\frac{1}{4}$÷($\frac{3}{4}$×$\frac{3}{4}$×$\frac{3}{4}$)=$\frac{1}{27}$.自交后代中能产生3:1比例的个体是单杂合子,占$\frac{1}{3}×\frac{1}{3}×\frac{2}{3}$×3=$\frac{2}{9}$.
(2)实验1的F1与实验3的F1杂交,即AaBbDd与Aabbdd杂交,后代A_:aa=3:1,Bb:bb=1:1,Dd:dd=1:1,所以后代表现型及比例是黄色扁盘形:黄色圆形:黄色长形:白色扁盘形:白色圆形:白色长形=3:6:3:1:2:1.
(3)根据以上分析已知果肉颜色由1对基因Dd控制,果形由2对基因控制Aa和Bb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实验1中,黄色圆形和白色圆形品种的基因型分别是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另选两个品种杂交产生的F1和F2的结果与实验1相同,它们是黄色扁盘形、白色长形 (或黄色长形、白色扁盘形).
(4)实验2子代中的白色扁盘形个体自由交配,其后代中能稳定遗传的白色圆形个体的比例是$\frac{1}{4}$×$\frac{1}{2}$=$\frac{1}{8}$.
故答案为:
(1)$\frac{1}{27}$ $\frac{2}{9}$
(2)黄色扁盘形:黄色圆形:黄色长形:白色扁盘形:白色圆形:白色长形=3:6:3:1:2:1
(3)1 2 自由组合 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黄色扁盘形、白色长形 (或黄色长形、白色扁盘形)
(4)$\frac{1}{8}$
点评 本题考查了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难度较大,属于考纲理解、应用层次,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F2代果形比例判断扁盘形、圆形和长形果实的基因型,特别是显性纯合致死给题目增加了难度.
翅形 | 复眼形状 | 体色 | … | 翅长 | |
野生型 | 完整 | 球形 | 灰 | … | 长 |
突变型 | 残 | 菱形 | 黑 | … | 短 |
(2)突变为果蝇种群的进化提供原材料.在果蝇的饲料中添加碱基类似物,发现子代突变型不仅仅限于表中所列性状,说明基因突变具有多方向性(不定向性)的特点.
(3)果蝇X染色体上的长翅基因(M)对短翅基因(m)是显性.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f)纯合时,仅使雌蝇转化为雄蝇.双杂合的雌蝇进行测交,F1中雌蝇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长翅:短翅=1:1,雄蝇的基因型有4种.
(4)若用野生型灰体果蝇培育成两个果蝇突变品系,两个品系都是由于常染色体上基因隐性突变所致,产生相似的体色表现型黑体黑体.它们控制体色性状的基因组成可能是:①两品系分别是由于D基因突变为d和d1基因所致,它们的基因组成如图甲所示;②一个品系是由于D基因突变为d基因所致,另一品系是由于E基因突变成e基因所致,只要有一对隐性基因纯合即为黑体,它们的基因组成如图乙或图丙所示.为探究这两个品系的基因组成,请完善实验设计的步骤及结果预测.(注:不考虑交叉互换)
Ⅰ、用品系1和品系2为亲本进行杂交,如果F1表现型为,则两品系的基因组成如图甲所示;否则,再用F1个体相互交配,获得F2;
Ⅱ、如果F2表现型及比例怎样时,则两品系的基因组成如图乙所示.(请用遗传图解表示)
Ⅲ、如果F2表现型及比例为,则两品系的基因组成如图丙所示.
A. | A、B、C代表的物质分别是水、二氧化碳和氧气 | |
B. | D、E、F代表的物质分别是丙酮酸、乳酸和三磷酸腺苷 | |
C. | 场所I、II、III分别是叶绿体基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 | |
D. | 物质F可分别在还原C3和细胞内其他生命活动过程中消耗 |
试管号 | GA溶液 | 缓冲液 | 水 | 半粒种子10个 | 实验步骤 | ||
步骤1 | 步骤2 | 实验结果 | |||||
1 | 0 | 1 | 1 | 带胚 | 25℃保温24h后去除种子,在各试管中分别加入1mL淀粉液 | 25℃保温10min后各试管分别加入1mL碘液,混匀后观察溶液颜色深浅 | ++ |
2 | 0 | 1 | 1 | 去胚 | ++++ | ||
3 | 0.2 | 1 | 0.8 | 去胚 | ++ | ||
4 | 0.2 | 1 | 0.8 | 不加种子 | ++++ |
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 实验的假说可以是“赤霉素能诱导淀粉酶的合成” | |
B. | 实验结果说明GA不是由胚产生的,淀粉酶由胚产生 | |
C. | 试管1与2、2与3、3与4分别构成对照 | |
D. | 实验研究的自变量是胚的有无,温度是影响实验的无关变量 |
基因组合 | A_Bb | A_bb | A_BB或aa__ |
植物颜色 | 粉色 | 红色 | 白色 |
若A基因在解旋后,其中一条母链上的碱基G会被碱基T所替代,而另一条链正常,则该基因再连续复制n次后,突变成的基因A'与基因A的比例为1:1.
(2)为探究两对基因(A和a,B和b)是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还是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某研究小组选用AaBb粉色植株自交进行探究.
①实验假设:这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存在三种类型,请你在下表中补充画出其它两种类型(用横线表示染色体,黑点表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点).
类型编号 | 甲 | 乙 | 丙 |
基因分布位置 |
③实验步骤:第一步:粉色植株自交.
第二步:观察并统计子代植株花的颜色和比例.
④实验可能的结果(不考虑交叉互换)及相应的结论:
a若子代植株的花色及比例为粉色:红色:白色=6;3:7,两对基因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符合甲类型;
b若子代植株的花色及比例为粉色:白色=1:1,两对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符合乙类型;
c若子代植株的花色及比例为粉色:红色:白色=2:1:1,两对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符合丙类型.
(3)纯合白色植株和纯合红色植株杂交,产生子代植株花全是粉色.则纯合白色植株基因型可能为AABB或aaBB.
A. | 限制酶作用的位点是氢键 | |
B. | 所有的限制酶都只能识别同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 | |
C. | 选用细菌作为重组质粒的受体细胞是因为细菌繁殖快 | |
D. | 只要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就能成功实现表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