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λ噬菌体有极强的侵染能力,能在细菌中快速进行DNA复制,产生子代噬菌体,最终导致细菌破裂(称为溶菌状态);或者整合到细菌基因组中潜伏起来,不产生子代噬菌体(称为溶原状态)。在转基因技术中常用λ噬菌体构建基因克隆载体,使其在受体细菌中大量扩增外源DNA,以备研究使用。相关操作如图所示,请回答。
(1)组装噬菌体时,可被噬菌体蛋白质包装的DNA长度约为36~51kb,则经人工改造的λgtl0载体可插入的外源DNA的最大长度是______kb.人工改造载体时,为获得较大的插入能力,可删除λ噬菌体DNA组成中的_______序列以缩短其长度。
(2)λ噬菌体DNA上通常没有适合的标记基因,因此人工改造时需加装适合的标记基因,如上图λgtl0载体中的imm434基因。该基因编码一种阻止λ噬菌体进入溶菌状态的阻遏 物。构建基因克隆载体需用到的酶是___________,外源DNA的插入位置应位于imm434基因________(之中/之外),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举一例生物界中与溶原状态相似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图目的基因用15N标记,且在一个受体细胞的溶菌状态时释放出32个子代噬菌体中,含14N和15N的噬菌体比例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7.6kb 中部 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之中 i mm434基因,能编码一种阻止λ噬菌体进入溶菌状态的阻遏物,所以外源DNA应该插入该基因之中,这样就使得经侵染培养后的受体菌处于溶菌状态 HIV逆转录后DNA整合到人T细胞的DNA中很相似 16:1
【解析】
(1)由于组装噬菌体时,可被噬菌体蛋白质包装的DNA最大长度是51kb,经人工改造λgtl0载体的长度为43.4kb,那么插入的外源DNA的最大长度是7.6kb。由于λ噬菌体DNA中分为三段,左臂是含有编码蛋白质外壳的序列,中部是控制溶原生长的序列,而右臂是含重要调控序列,所以人工改造载体时,可删除的是中部。
(2)基因工程中需要用到限制酶和DNA连接酶来切割和拼接DNA片段。由于采用的标记基因,即imm434基因,能编码一种阻止λ噬菌体进入溶菌状态的阻遏物,所以外源DNA应该插入该基因之中,这样就使得经侵染培养后的受体菌处于溶菌状态。
(3)溶原是指噬菌体的DNA整合到细菌基因组中潜伏起来,不产生子代噬菌体,与HIV逆转录后DNA整合到人T细胞的DNA中很相似。
(4)如图目的基因用15N标记,且在一个受体细胞的溶菌状态时释放出32个子代噬菌体中,由于DNA的半保留复制,子代噬菌体中含15N的始终有2个,而所有的子代噬菌体中均含14N,因此含14N和15N的噬菌体比例是16:1。
【题目】当萌发水稻种子的根长至6mm时,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用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IAA)的琼脂片贴在根尖表面的一侧,进行黑暗或光照处理,24小时后,测量并记录处理后根尖的弯曲度,结果如下表。
处理方式 | 弯弯曲度/° | 备备注 |
黑暗 | 0 | 垂直生长 |
黑暗(贴有1mg/L IAA的琼脂片) | 37.5 | 向含有IAA的琼脂片方向生长 |
黑暗(贴有5mg/L IAA的琼脂片) | 41.3 | 向含有IAA的琼脂片方向生长 |
单侧光照 | 39.6 | 背向光生长 |
对贴有含IAA琼脂片的一侧照光 | 43.7 | 背向光生长加剧 |
请回答问题:
(1)生长素是一种植物激素,它主要由植物体的________部位产生,运输到植物体全身,相对集中分布在________部位,对生长发育起________作用的微量有机物。
(2)上图所示的装置中,水分能满足萌发水稻种子生长所需,但是萌发的种子与下部的水面之间有一定距离,这样设计实验便于进行单侧琼脂片处理以及________________。
(3)上述实验表明,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会影响根尖的生长方向。
(4)黑暗条件下,根尖的弯曲度随琼脂片中IAA浓度的________而增大;据此推测单侧光照条件下,根尖背光生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5)为了进一步验证根尖向背光侧弯曲生长确实是由于生长素的分布不均引起的,还需用锋利的刀片将根尖剖开,测定________和_________的生长素含量。
(6)研究发现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可诱导细胞膜外环境的PH值降低,细胞壁在酸性条件下会伸长,进而细胞生长。已知植物细胞膜上有H+泵、生长素受体等,请根据这些信息,写出生长素促进细胞生长的一种可能机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目】图表示光合作用部分过程的图解。据图回答
(1)图中A表示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于过程()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ATP形成所需的能量最终来自于________。若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14CO2,则14C最终进入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CO2进入叶肉细胞的过程是___________。
(3)影响图过程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
A.光照强度 B.CO2浓度 C.酶含量 D.温度
为了探究崇明夏日晴天中午时气温和相对湿度对某品种小麦光合作用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将生长状态一致的该品种小麦植株分为5组,1组在田间生长作为对照组,另4组在人工气候室中生长作为实验组,并保持其光照和CO2浓度等条件与对照组相同,在中午12:30测定各组叶片的光合速率,各组实验处理及结果如表所示:
对照组 | 实验组1 | 实验组2 | 实验组3 | 实验组4 | ||
实验处理 | 温度/℃ | 36 | 36 | 36 | 31 | 25 |
相对湿度/% | 17 | 27 | 52 | 52 | 52 | |
实验结果 | 光合速率/mgCO2.dm-2.h-1 | 11.1 | 15.1 | 22.1 | 23.7 | 20.7 |
回答下列问题:
(4)根据本实验结果,可以推测中午时对小麦光合作用速率影响较大的环境因素是_______。
A.温度 B.叶绿素含量 C.相对湿度 D.光照强度
(5)在实验组中,若适当提高________________组的环境温度能提高小麦的光合速率,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