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广泛用于牛奶、奶酪、啤酒等产品的消毒方法是
A. 高压蒸汽灭菌 B. 巴氏消毒法 C. 酒精消毒 D. 火焰灼烧
为了给工厂化繁殖脱毒甘薯苗提供技术支持,科研人员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研究了甘薯茎尖大小对诱导分化苗和脱毒苗的影响,结果如下表所示,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为防止细菌污染,应对外植体进行消毒
B. 脱分化时,应给予适宜光照诱导基因表达
C. 根据培养阶段的不同要调整培养基中激素比例
D. 0.3—0.5mm大小的茎尖有利于培养脱毒甘薯苗
25℃条件下,将绿藻置于密闭玻璃容器中,每2h测一次CO2浓度,结果如下图(假设细胞呼吸强度恒定)。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8〜10h,细胞中能产生ATP的场所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所示实验中有2h是没有光照的,这个时间是______________h,实验12h,此时绿藻干重与实验前比较___________。
(3)图示实验过程中4〜6 h平均光照强度___________(填“小于”“等于”或“大于”)8〜10h平均光照强度,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
如图为某多肽物质分解反应示意图,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示反应为氧化分解反应
B. 图示反应需要水解酶的参与
C. 图中反应产物为三肽和二肽
D. 图中反应原料中有至少有8个肽键
以下对人体内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生理活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都产生二氧化碳 B. 不可以同时进行
C. 产生的能量不同 D. 中间产物都相同
科研人员调查了东北某个以白桦和水曲柳两种乔木为主的群落。研究者将乔木的树龄划分为幼龄木(10年生以下)、中龄林和近熟林(10~40年生)以及成熟和过熟林(40年生以上)三个年龄组。群落中的白桦和水曲柳的树龄分布统计结果如图1、图2。
(1)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研究者采用样方法对此进行调查。常用的取样方法有_______________法和_____________法。
(2)由图1分析可以看出,白桦10〜20年生的数目较少,而40〜50年生的数目较多,推测可能的原因是由于上层林冠茂密,林下_________不足,导致幼龄林数量生长难以进入下一龄级。据此预测白桦种群未来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由图2结果可知,水曲柳种群的年龄组成属于_________型。综合上述分析,_________的幼苗耐荫能力强,由此推测若干年后,该种群将成为优势种。
(3)若推测成立,该群落发生了_________演替。这种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_________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_________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1962年科学家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玉米等植物叶绿体的超薄切片,发现叶绿体基质中有20.5nm左右的细纤维存在,用DNA酶处理后细纤维消失。在肌细胞中由大量的线粒体组成的肌质体中也有此种细纤维存在。以下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 叶绿体中的细纤维能够通过转录、翻译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
B. 大量的线粒体相互联系构成肌质体与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有关
C. 此种细纤维可能与生物的性状遗传有关,遵循孟德尔的遗传定律
D. 肌质体集中分布在肌细胞中需要ATP的区域
某自然保护区的植被类型依次有草丛沼泽、灌丛沼泽、落叶松沼泽、森林等,科研人员对该保护区进行了相关调查。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鸟类一般属于___________。自然保护区内不同地段上植被种类具有显著差异,这主要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_______结构。
(2)若要调査森林中某鸟类卵的数量,应采用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_。
(3)若该自然保护区的森林被过度砍伐,之后会经历群落的演替过程,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________。
(4)如图为某沼泽水域螺旋藻种群密度与种群增长速率的关系图,为保证对螺旋藻的最大持续获取量,种群密度应保持在__________(填字母);种群密度为d时,该种群的年龄结构最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
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人体小肠上皮细胞的细胞膜和线粒体膜上均存在转运葡萄糖的载体
B. 衰老细胞的细胞核体积增大,细胞凋亡过程中存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C. 动物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具有特异性,是细胞间相互识别和联系的“语言”
D. 生物体内的受体、酶、tRNA、抗体等物质都具有专一性或特异性